期待效应:鼓励能将孩子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原创|2015-11-23 19:36

曾经有个骗子,他骗了全世界。

有一次他到一个学校,随便挑了十几个孩子,说他们是天才,结果后来这些孩子不断进步,真的慢慢变成了天才。

这个骗子叫罗森塔尔,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而这个“骗局”后来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期待效应”。

这个效应不仅能应用在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也非常有用。教育有时候很简单,家长只需要学会做一个合格的骗子,善于运用善意的谎言,告诉他们是最优秀的就够了。

总有家长觉得自己孩子比不上别人的孩子,其实换个角度想,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当一个孩子还比较幼稚的时候,他给了家长“骗”他的机会。

一个孩子如果少年老成有了自己的想法,轻易就能看穿父母的“骗”,那么教育将失去一个最有力的武器。

为什么“骗”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有专家说过,人的行为形成分三步:先定为,再装为,后变为。如果我们希望一个厌学孩子变成爱学习的人,就可以用以上三步来实现:

1、先定为: 说孩子是爱学习的。对孩子说他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对别人说他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平时就把他当作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对待。

2、再装为: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对你的话持怀疑态度,但是当他经常听到别人把他当作爱学习的榜样宣传时,他就可能会去尝试一下爱学习的感觉。

3、后变为:当这个孩子经常装成爱学习的样子,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他觉得他就是这样的人,爱学习是他本来就有的状态,于是他真的成为爱学习的好孩子了。

古人云,三人成虎,谎言说一千遍也会变成真理,如果所有人都相信某个人是什么人,那他慢慢就会变成什么人。

心理学家曾经研究得出结论:想让别人变成什么样的人,就以他是什么样的人来对待他。

我们经常提倡鼓励教育,就是运用了这个理论,先把孩子定为优秀的,聪明的,有爱心的······,然后孩子在这些老师或父母面前就装成这种人,最后他们真的成为了这种人,老师或父母的教育也取得了成功。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一直贬低你的孩子,告诉他的不优秀,那么此刻的你其实也是个“骗子”,只不过把孩子“骗成”了一个不优秀的人而已。

延伸阅读:

【视频】家长应该怎样鼓励孩子?

用“鼓励”力量带孩子走出厌学心理

9个原则 助力家庭教育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