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感上接近孩子 不要让孩子远离亲情

原创|2015-12-11 14:2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孩子们的交际圈子越来越狭隘。这就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外面世界的空间越来越大,孩予心灵的空间却越来越小。这时候,如果家长一直信奉“冷漠文化”,涉世不深的孩子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冷漠、残忍的心态。

家长要利用特有的家庭氛围、课堂氛围,多和孩子谈心、接触,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情感需求,教育他们珍爱真情、关爱他人。可是,如果孩子亲情冷漠怎么办?

1、不要将孩子管得太严。

家长管得太严,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孩子会觉得很烦,渐渐地便会对家长的管教变得冷漠以对,对亲惰失去希望。所以,家长管孩子不要管得太严,要讲求方式。

2、培养孩子对家长的尊重。

当孩子步入五、六年级时,如果你希望他接受你的价值观,那么.就必须让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尊重你。如果一个孩子在15岁之前,经常违抗家长、嘲弄家长的权威,那么,在他的心目中,他早就看不起家长了。

3、在管教之后做好沟通。

在情感得到宣泄后,孩子常常想要投入家长的怀抱,在这个时刻,你可以与孩子倾心交谈,告诉他你是多么爱他,他对你来说是多么重要......事实证明,管教后家长温柔的抚慰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告诉孩子:家长不接受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

4、避免喋喋不休的管教。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以愤怒来解决问题。这不仅会让孩子感到筋疲力尽,而且一点好的作用都发挥不了。家长必须认识到,有效约束孩子的手段就是巧妙地控制那些对他非常重要的东西,喋喋不休和空洞的威胁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作用。

5、多与孩子沟通谈心。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当家长的不要只顾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否则,孩子会感到孤独,他们会把自己封锁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而变得孤僻、不爱说话。随着孩子的日渐成长,家长必须和孩子多谈心,多交流,勤沟通。

延伸阅读:

孩子的残忍习性导致亲情淡漠

有爱无教 ——溺爱孩子要适度

孩子的“蛋壳心理”源于家长的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