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中学生心理抗压能力

原创|2015-12-18 14:02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于是许多孩子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当他们在学习、生活或交往中遇到一些困难或压力时,往往会不知所措,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所以,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刻不容缓。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当教育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和抗压能力。父母要用冷静的态度协助孩子分析自己的处境,而不是用情绪化的字眼指责孩子经不起挫折。再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长处,建立自信,以此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他就不敢直面困难和委屈,很可能产生逃避现实的念头。近年来,孩子离家出走的现象越来越多。那些微不足道的问题,为什么能把孩子推向如此境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差不得不引起父母的警醒。

智择优教育心理专家孟老师

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父母需要在关键时刻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让孩子知道几次失败根本算不了什么。父母给孩子传授这样的想法,不仅增强了孩子继续努力的勇气,更重要的是唤起了孩子的自信。这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自然增强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孩子抗压能力锻炼,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旦他们的身体、精神真正遭受压力的时候,积累起来的承受能力就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仅仅让孩子学到书本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抗压能力强的孩子,将来才会成为一个独立性强、有毅力、不畏艰难的强者。

延伸阅读:

孩子不听话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 占总数70%

家长需知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80%与压力有关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