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再婚初中子女反感该怎么沟通?
“夫妻一方或双方都是再婚、双方都有孩子或者一方有孩子,就有了所谓的“后爸、后妈”,与普通家庭相比,相处中的问题自然多一些,这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如果重组家庭中的各种关系没有处理好,可能会使孩子受到二次伤害,也会给学校教育带来更多的困难。从一些统计资料看,相当一部分犯罪青少年都有父母离异的背景。重组家庭的孩子与继父或继母,合则双美,不合则两伤、甚至多伤。而只有找出孩子反感父母再婚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1、接受变化。
要让孩子习惯那种“父母已经再婚了”的想法是让人沮丧的,但是停留并纠缠在再婚这件事上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2、与其他小孩共享父母。
很多孩子说,生活在一个重组的家庭里,最困难的部分是不得不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父亲或母亲。
3、新家庭的新家规。
继父或继母的到来,有时会同时带来一套新的规章制度,从晚餐座位的特殊方式,很多都会和原来的不一样了。
4、家里住进了陌生人。
每天都要和陌生人分享浴室是非常让人不愉快的。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的洗发水瓶子空了一半,或者被一个异父异母姐妹的沐浴露给替换了。更糟糕的是还要被迫和她们共享卧室。
5、内疚。
很多孩子随时都会在自己与新继父或继母之间竖起一堵墙。孩子害怕对继母好,好像就是在背叛亲生母亲似的,特别是她的生母很不喜欢她爸爸的新太太。
重组家庭的父母如何与子女沟通和睦相处?小编认为,像初中生,应该教育他们从如下3个方面做起。
1,变冷漠为接受。
对初中生来说,父母离婚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某种意义上孩子是受害者,心中确有痛楚。但孩子也要从父母的角度考虑,父母也是受害者、痛楚可能更大,而上有老下有小、还要挑起家庭的重担。“冷漠不但是婚姻的杀手,也是人际关系的杀手
2,学会互相尊重。
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受到伤害会觉得痛苦,但要让孩子不妨学会换位思考,自己失去了一个父(母),但又得到一个父(母),父(母)失去了一个伴侣却又得到一个伴侣,这不一定就是坏事。感情需要一点点地培养,只要孩子自己做到善解人意、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一定会和继父(母)改善关系。
3、给予相应的回报。
重组家庭后,继父或继母一定会想方设法与继子女好好相处,时时处处表现出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因为唯有如此,家庭才会有真正的和睦。作为继子女,一定要认清现实,体谅对方的难处、体会对方的善意,千万不能凡事都和亲生父母比,因为人都是有差异的。“他们对你慈而宽,你就要对他们敬与爱;他们对你和颜悦色,你就要对他们柔声细语。要明白,和睦的关系离不开双方的努力,作为孩子,不能总是要求他们为你付出,相应地自己也要学会付出,比如帮父母干点家务、买点小礼物,这些小小的举动就有可能使他们内心感动,更加地关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