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亲情淡漠对家没有感情的原因和4种培养途径

原创|2016-01-30 10:12

有些孩子对家庭生活比较淡漠,对亲人也没有感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些情况,智择优心理专家导师孟老师分析说:孩子的这种淡漠可能和家庭环境以及成长经历有关。这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亲情淡漠

从共性角度来讲,孩子在青春期,如果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孩子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和鼓励.很容易偏离这个家庭,对这个家庭也自然没有感情可言。也就是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家庭环境,比如:父母离异,或者家长对孩子缺少关爱,或由于其他原因让孩子在家里感到孤独、冷漠,体会不到家的温暖,所以孩子产生了厌家感。有些选择了直接离家出走,还有些选择一直待在学校里,至少很多时候和同学们生活在一起时,孩子能够得到安慰和温情。因此逃离家这个对他而言既陌生又冷淡的地方,心理上会感到比较轻松。有的孩子家庭条件很好,父母百般呵护,但有时候这种呵护让孩子喘不过气来,或是父母对孩子管得太多,孩子感到没有自由,而在学校生活相对比较自如一些,在社会上显得更加独立没有约束,心理上会觉得压力没那么大,比较轻松,这也是孩子逃避家庭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可能与孩子从小成长的环境有关:比如有的孩子从小不是在父母身边长大.因此与父母缺乏沟通,和父母感情比较疏远,所以对家不是很依恋。有的孩子生性比较独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巍立生活的能力,也可能采取这种方式疏远家庭;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一向主动联系孩子,打电话给孩子、探望孩子,孩子已经习惯了这种被联系、被关心的方式,所以意识不到自己要主动地向父母报平安。

怎样培养孩子对家的感情呢?

1、父母和孩子坦诚交流。父母应该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消除两代人之间的误会,用爱慢慢化解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2、有的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关心,那么父母就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已的行为:是不是因为自已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是不是老用物质奖励打发孩子,而不满足其感情需求?是不是常常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孩子身上,没有考虑到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果是这样,那么父母就要尽量抽出时间在家陪孩子,要让孩子明白:回到家里会得到父母的关心和陪伴,而不是面对着大房子、满冰箱的食物、留言条和生活费。

3、给孩子一些空间。不要孩子的什么事情都插手,都一手操办。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信任孩子,多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孩子。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些自由,不要让孩子在关怀中窒息,这样孩子便不会通过逃避家庭来得到自由。

4、让孩子明白“落叶归根”的道理。再有理想、再独立的人,也是有家的,也有家中等待音信的父母。让孩子明白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家有感情不仅是自己的选择,也是一种责任,是对父母尊重和爱的表现。只有首先爱父母,才能真正有能力去爱别人;只有先爱自己的小家,才具备爱大家、做大事的能力。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延伸阅读:

专家点评 妈妈的溺爱导致女儿亲情冷漠

孩子亲情冷漠怎么办,父亲自残感动孩子

怎样培养叛逆孩子的孝心,四招解决亲情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