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母的话:与孩子相处沟通不能忽视4点
在与孩子的相处、交流中,做家长的一定不能忽视孩子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沟通中不能忽视以下4点:

1、与孩子平等相待,而不是施用“统治”手段。
父母应当把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个体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而不是把孩子当成小鸡、小鸭一样只需要看管、照顾的对象。孩子需要肯定和鼓励,需要平等和尊重,更需要倾听,需要一个贴心的朋友,需要大人用孩子的眼光,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的一言一行。
2、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接受孩子的心理特征。
在孩子的身体成长的同时,他们的心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学龄前的孩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常会犯了错误却屡教不改;当孩子念了小学时,则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赞扬以建立自信;初中时,青春期孩子叛逆的个性下其实有颗脆弱的心......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来看待孩子的心理变化,而不是用一句“在我眼里你永远是个孩子”抹杀了孩子所有的心思与想法。
3、尝试着数出孩子的10个优点。
家长们不应只以分数来评价孩子的好坏,更不能因孩子考了班级倒数的名次就骂他,想想看,孩子除了数学不开窍,语言驾驭能力是不是胜人一筹?他五音不全,但却能给画板调出很新颖的颜色;他不爱学习,可是很懂事,会帮助父母做家务……看到了孩子的优点,家长自然就愿意与孩子亲近,从而能更好地了解孩子了。
4、在家里给孩子说话的空间。
许多家长一到家里就喋喋不休,不是指着孩子的作业本发脾气,就是质问孩子这次怎么又考了个不及格,连解释的余地都不给孩子,这样只能更加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给孩子说话的空间,让他有自己的发言权,可以提出意见说说周末怎么过,能跟家长发牢骚说哪个老师教得不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