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适当放手 从逐步减少过度帮助开始

原创|2016-05-22 13:43

孩子总会长大,像小鸟一样,羽翼丰满后,会离开爸爸妈妈,离开家,飞向高远的蓝天,去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成才,而成才不仅要学习好,还要学会生活的本领,拥有生存的能力。因此,家长给予孩子的庇护和关爱不能过分。

对孩子适当放手 从逐步减少过度帮助开始

首先,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要让他尝试自己做,即使做不好,也要给予表扬,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可以先指定一两件事情,控制时间让孩子完成。比如:起床穿衣服,先规定要自己穿,开始因为还不熟练,家长可以适当帮助,限定的时间也要长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家长逐步不再帮助,再缩短穿衣服的时间,最后达到孩子自己又快又好地起床穿衣。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做很多训练,如孩子吃饭、收拾玩具、整理学习用具等。

其次,任何人做自己不熟悉或是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都不会快的,大人也是如此,更何况孩子呢?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急躁情绪,学会等待、包容,不管孩子的动作多么慢,家长都不要急于伸出援助之手。

再次,家长要改变“孩子小,以后再培养也来得及”的错误观念。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要做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规定什么事情是孩子自己要做的。这样安排好,孩子习惯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到时候不用家长催促,自然就会去做了,动作就快了。

注意事项

1.家长放手让孩子做事情要逐步进行,不是一下子什么都不管了,走向另一个极端。家长一下子什么都不管,会让孩子不知所措,觉得事事都难做,事事都不成功,心里憋气窝火,觉得自己很笨,挫败感油然而生,对做事情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最后可能会自暴自弃,什么事都不做了。

2.我们要求孩子自已的事情自己做,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做事情,学会加快自已做事的速度,知道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达到这个目的就行了。千万不要教条,让孩子觉得家长刻板而冷酷。

3.家长放手让孩子做事情是对的,但是特殊情况也可以灵活处理,比如:要迟到了,还让不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呢?家长要灵活掌握,千万不要死教条,弄得孩子害怕迟到哭哭啼啼。明天早起一点,可以继续训练。当然,若孩子成心捣乱,那就另当别论了。

延伸阅读:

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对孩子的学习适当放手 父母需把握好两点

如何做到对孩子不迁就、不放任?家长只需掌握好三点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