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把孩子当成你的私有财产么?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网络整理|2017-06-09 08:34

刚刚念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

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

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孩子的逆反心理”。

叛逆孩子因家庭矛盾产生逆反心理.jpg

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是一个飞跃。

难怪此时,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

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

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就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

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

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

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于是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

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为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关心孩子的逆反心理形成原因。

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积极地教育孩子。

父母应善于理解孩子

(1)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

(2)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

(3)家长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子女应理解父母。父母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他们大都视子女的幸福为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忠告,往往是自己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子女应经常向父母谈谈自己的思想和活动内容。

当自己的选择与父母的愿望相违时,要通过商量来解决,要摆出事实,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