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拿孩子与别人家孩子互相攀比,关键要冷静面对结果
家长们聚在一起总是忍不住会拿自家孩子跟别人孩子做比较,我一直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进步,因为有对比才能认清自己的不足。所以,我还是赞成家长间谈论孩子怎样怎样然后做比较的,这样能看清孩子跟别人的差距在哪里,能清楚孩子需要努力的方向。
其实家长在某些方面拿孩子做比较确实能帮助孩子进步,比如通过比较孩子的学习习惯,从而知道孩子学习习惯上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坏习惯。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帮助孩子继续发扬优点,缺点注意改正。我想孩子成绩提高不再是难事。
所以,这样说来,家长对孩子的比较有什么错呢?那错的又是什么呢?
仔细回想一下,从小到大,爸妈们好像已经习惯了无意识的比较孩子。比如从婴儿期,就开始比较谁家宝宝胖谁瘦,结果是胖宝宝的父母心里无比高兴,觉得自己好像成了育儿专家,把宝宝养的白白胖胖;而比败的父母回家就查阅各种育儿书,希望能把孩子一下喂胖。
上了小学后,又比较谁聪明懂事,比谁家孩子能记住100以内的算术,比赢了的家长则又是一脸骄傲,觉得自己对孩子智力开发做的比大家都好;而必败的父母则怪自己对孩子早教晚了,甚至怪孩子智力跟不上。
到了中学,父母们又开始比较谁的学习成绩好,谁家孩子在年纪排前几名,而比赢的家长则是一脸扬眉吐气的样子,觉得自己孩子争光了;比输的家长回家对孩子一通奚落抱怨。
当然家长不会只比较到中学就此止步,凡是有孩子的家长仍然会继续比下去,上大学后,参加工作后,结婚后,最后又比到孙子辈。总之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所以,家长间攀比孩子没有错,这是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现场,但是错的是父母在发现自己家孩子被比下去后的那种不平衡的心理,很多家长还会把这种不平衡的心理转嫁到孩子身上。
所以我们常听到某些家庭爸妈对自己孩子说:“你看人家的孩子多听话,学习成绩班级前几名,而你总是在班上拖后腿的!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学习的!”“你看邻居的女儿放学回家就完成作业,帮父母做家务,你要多向人家学学!”。
当父母把这些指责的话脱口而出的时候,基本上都没考虑到孩子的感受,父母没有想过孩子面对这些指责会不会受伤,父母当时可能只知道自己孩子被比下去了,心里不痛快,所以要告诉孩子“你被比下去了,你不如人”。
所以,家长的错不在于互相攀比,错在于面对比较结果没有给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家长攀比或者比较的结果不是预期结果,不能随便说出批评孩子的话。家长要做的是冷静客观对待,保持一个平常心,告诉孩子一个事实,学会接纳与欣赏,而不是带着强烈的批评与焦虑情绪,批头盖脑的指责孩子。
所以,聪明的家长会正确对待比较孩子后的结果,帮助孩子找到自身弱点,然后再帮孩子查漏补缺,使孩子进步;而糊涂的家长则只会盯住孩子不如别人这个结果不放,然后无限放大,最后归咎于孩子的不努力或是不聪明、不听话等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