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总认为孩子不行,怎样做才能激励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是现在大多数孩子的“尴尬”,成了孩子们脑海里挥之不去的阴影,孩子们怕父母拿自己做比较,因为他们在比较前就已经知道了结果会是什么。
家长如果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你看张叔家的儿子这次考了92分,你怎么才81分”?尤其是在亲友前面和公共场所,这种“比较”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拿别人家孩子优势对比自家孩子的弱点,无疑是田忌赛马,比较结果可想而知,这样除了让孩子羞愧难当,抬不起头外,也极大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
偶尔的作对比是可以促进孩子相互学习进步,父母公平、合理地进行比较,能激发孩子一定的动力和潜能。
但是父母在做对比后,对于比较结果应该如何对待,才会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一旦处理不好则打击了孩子自信心。
我认为家长应该善于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不应把目光仅仅聚焦在孩子缺点上。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别擅长的地方,我们在肯定自己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学会欣赏其他孩子;同样在赞扬别人孩子的时候,也要学会欣赏自己孩子。
下面小编举两个例子告诉家长如何用攀比结果来激励孩子。
1、学习上
当下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学校教育,总是喜欢比较孩子学习,可是,孩子努力便好,无须苛求,有的孩子就是擅于学习,不可能要求人人都会优秀。
如果比较后发现孩子成绩不如别人,家长不妨试着从别的方面来找到孩子优点,比如我家孩子虽然成绩不如他,但是他懂事听话,不让大人操心。
然后告诉孩子,你虽然成绩比XX差那么一点儿,但是你一直很懂事听话,让大人放心,但是我相信你的成绩不会就这样的,如果你能更努力认真一些,用不了多久就能超过XX。
2、兴趣爱好上
再比如有的家长看别人孩子会弹钢琴顿时觉得人家孩子多才多艺,德智体全面发展,自家孩子好像一无是处,于是回家不管孩子愿意与否,硬逼着孩子去学钢琴。
其实家长的目光已经被钢琴所淹没,他忘了自己孩子其实挺喜欢打羽毛球,并且打的还不错,只是家长在心理觉得会弹钢琴多么高大上,会打羽毛球是那么的不起眼,难登大雅之堂。说到底还是家长心理不平衡在作祟。
其实家长可以跟孩子说:“XXX会弹钢琴确实不错,但是你会打羽毛球也不错,你们都有特长,但是你打羽毛球的技术可是还不够好哦,你得像XXX练琴那样加油。”
这样一来不但肯定了孩子还激励了孩子继续努力向前,孩子听了这些话定会信心倍增,在日后的学习中会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