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有个宿敌,叫“别人家孩子”,他脾气很好又听话,天天就知道读书,成绩好,每次考试都是年级一,大家都很喜欢他。
重庆明亮心理咨询所所长、高级心理咨询师邱驷表示,中国父母大多不善于直接表达,当他们谈起别人家孩子的种种优点时,其实是在心里为自己孩子找寻到了一个榜样。
哪种情况下,父母最容易聊起别人家的孩子?邱驷认为,当子女处于某一年龄阶段,却没有完成这个年龄段本该解决的问题时,父母最容易唠叨。
经常听到家长说:“别人家孩子……”,而自己的孩子却不如别人家孩子。我们不和别人家孩子比,我们会自己寻找竞争对手。我们不想听到“别人家孩子”这个字眼,也不想成为别的父母口中的“别人家孩子”。无论别人家孩子多么优秀,我们只是茫茫人海一滴水。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太苛刻,要像“别人家孩子”一样优秀就可以了么?别人家孩子回回年级一,我们却只能在中下游徘徊。别人家孩子十几岁就上大学,而我们学不会还要留级。别人家孩子长得如花似玉,而我们却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别人家孩子回家就知道写作业,写完作业就看书,而我们回家就钻进电脑里,永远玩不够。
家长们都会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喜欢把我们和别人家孩子作比较,可是家长是否设身处地想过我们的感受,这种直接的比较很容易伤到我们的自尊心,这样无疑把我们推到了一个孤岛上,没有爱的阳光,没有温暖的怀抱。可以想象到,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人格将会是多么不堪。而一个连人格都不健全的孩子,怎么可能成功?
我们没有别人家孩子那么优秀,但我们努力做最棒的自己,终有一天,我们会追上别人家孩子,那时候,父母还会不满足么?会的,只要有别人家孩子,就有我们,我们不会在起跑线上输给别人家孩子。尽管事实摆在眼前,但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别让我们的世界被“别人家的孩子”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