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中学生抑郁症的4种原因与对策
抑郁症是指持续的情绪低落、消沉,负性的自我评价及自杀念头和行为。目前,在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其中青春期阶段的发病尤为突出,不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在冲刺阶段因心理疾患而受阻,功亏一篑。
青少年患抑郁症的原因既与个人心理素质有关,也与环境因素有关。
1、心理因素。
首先,从青少年这一群体身心发展特点上来看,青少年正处于个体身心发展的疾风暴雨、变化剧烈时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面临考试、升学、就业、交友、恋爱等诸多人生选择,各种心身矛盾和众多的心理欲求,使其经常体验到失望、痛苦、激愤等负性情绪和严重的挫折感、不满足感,而其心理又不成熟、情绪波动大、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技巧,因而容易出现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
其次,从学生个体的人格特质来看,有些青少年具有性格内向、孤僻,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或冲动、过激、偏执等人格特质,如长期积累达到一定极限时,一个偶然因素即可导致轻生念头产生。(具体可查看智择优择校网《青春期抑郁症心理,3种性格的人需要心理治疗》的教育方法)
2、外界环境因素。
首先是学校生活的压力。学校是青少年最为重要的一个生活环境,学生们在繁重的课业任务压力下,完全没有了快乐感和良好的心态。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放弃继续努力学习的念头,产生了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和厌学情绪。学校学习生活的巨大压力使学生们经常感到情绪焦虑、紧张恐惧、身心疲惫。当其不堪重负时,就极有可能以死来逃避或抗争。
其次是社会教育环境。面对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更看重个体的综合素质与实际能力的高低,与此良性引导相比,社会对学生的负面诱惑又远远超过了对学生的约束。而学生做事大多数都很冲动和盲目,所得的结果大都为失败,那些经不起打击的学生,不断使其陷入抑郁的心境。
3、家庭影响。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父母拼命地工作,就是为了供孩子上学,将来过上好生活。但在家长追求经济的同时,学生们对家长的期望充满恐慌。大多数学生怕辜负家长的期望而整天沉浸在苦海里,孩子知道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因而埋头苦读甚至晚上减少睡眠。久而久之,心理压力慢慢增大,体质随之而减弱,精神难以集中,慢慢地精神变得崩溃,从而引发了精神分裂症。
还有的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失当,过分溺爱娇惯或斥责、苟求、打骂,或家长期望值过高,一旦高期望变成高失望,付出与收获的巨大反差导致父母心理严重失衡。这些都会使孩子感到家庭的巨大压力而处于紧张、焦虑、不安之中。(具体可查看智择优择校网《浅谈孩子性格孤僻的3种教育方法》的教育方法)
4、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心理不健康有时甚至是很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行为,部分老师对待学生的不公平、强迫性使某个学生做一些学生不愿意做的事,以及偏执的猜疑某个学生行为不良等情况,这都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