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聪颖去哪儿了?天性需要保护,过于苛严的家长要注意了
很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在小时候显现出聪颖睿智、活泼可爱的的天性。一旦读书上学后,这种天性荡然无存,孩子变得木讷、不苟言笑。孩子的聪颖去哪儿了?
很显然,这是为人父母者在浑然不觉中扼杀了孩子的天性。现在许多为人父母者,出于对孩子的爱、期望,有时甚至是自己的脸面,会做一些愚蠢的扼杀孩子天性的事情。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扼杀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天性,也扼杀了孩子的为人之本、为人之道,很可能是未来的天才被扼杀在今日的摇篮中。这些上天赋予人类无与伦比的天性都到哪里去了呢?许多都是被他们的父母愚昧地扼杀掉了。
对于孩子天性的保护,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思。
1、不要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
如此浅显的道理,不是每一个做家长的都知道。
在孩子尚幼,家长会尽可能给他们购置玩具,来启发孩子们的智慧。而当他们步入学堂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只有埋头学习的份,玩具与他们已彻底绝缘。
玩是儿童、少年的天性,同样也是成人的天性。成人尚且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剥夺儿童玩的权利?是否过于残酷不尽人道?要明白:天才睿智的火花会在嬉戏中迸发,那它也会在孤寂的读死书中泯灭。
2、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是人类探索未来世界的一双眼睛,也是孩子天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当婴儿初降临这个世界时,他就会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去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
在他们处于朦胧状态时,就会提出一些希奇古怪的问题,就像:太阳为什么早上从东方升起,晚上落于西方?月亮为什么只在晚上出来?等等问题。刚开始大人会耐心回答,时间长了就会厌烦:哪有那么多问题,闭上你的嘴巴。
孩子在遭受到大人的训斥后,好奇心就会减少。天长日久,孩子的好奇心就会消失。
3、杜绝专制的家长模式。
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很多家长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每当孩子说出一个自己的想法和梦想的时候,他们总是会以各种原因将其否定,不论是有理还是无理,更多的是无理。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一切想法都是对的。
如何保留孩子的天性,是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贪玩虽是天性,但别让玩变成完》,给您更多教育理念的启发。
如果您的孩子叛逆打架、厌学逃学、严重自卑,不妨找智择优教育专业导师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一对一免费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