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帮您解忧: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四个原因

网络整理|2017-06-07 08:48

一般来说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

一反抗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地发展,说话、运动、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

他会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了,所以跟父母亲的教育观点就会产生冲突,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四个原因

第二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后。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这都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但对父母亲来说,会觉得孩子在对抗自己。

产生逆反心理的四个原因

不切实际地期望

许多的父母为了将来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往往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学这学那。

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因为忽视了孩子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往往结果适得其反,并且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作为家长来说,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应提一些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的要求。

这样,孩子成功后不仅能享受到喜悦还能增强自信心。

对孩子过于严厉

“不打不成材”的思想也许在有些父母的脑子里还依旧存在,他们时不时地讽刺、挖苦孩子。

甚至动武打孩子的做法,无不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往往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其实家长应该更多的理解、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

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千万不可以势压服。

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世界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是充满神奇的。

但许多大人们不理解孩子们的好奇、探索心理,认为这个是在瞎闹,有的还打骂孩子,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情绪。

聪明的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

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懂得了不少道理。

反复唠叨,喋喋不休

有些家长唯恐孩子不听他们的话,就会反反复复、唠唠叨叨的说个不停。

试想让孩子们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能不产生逆反心理吗?即使孩子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也不乐意听了。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言不烦,并且尊重他们。

留给他们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