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从心:孩子因课程困难而失去学习兴趣
许多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是由于成绩不好,跟不上学习进度,感到课程难度较大而形成的。纠正孩子的厌学,需要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
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的孩子大多学习成绩较差。当他们面对较多的失败之后,信心丧失,认为即使用功,成绩也上不去。为此,上课注意力分散,作业不积极完成,对学习内容越来越不理解,感到课程难度大,力不从心,从而陷于恶性循环之中。
许多孩子由于成绩不好,经常面临家长的指责,自尊心经常受到伤害。为此,认为学习是一种折磨,是一种痛苦。要改变它,需要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上下功夫。那么,怎样才能促使提高兴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呢?最主要的一点,是家长不要把分数看做孩子学习的惟一标准和目的,使孩子摆脱分数给他们的束缚和压力。由于等级分数常常被看做是有效的促进学习的因素,在家庭里也作为孩子学习成败的主要指标,甚至惟一指标。所以,只要片面强调分数的现状不发生任何改变,厌倦学习的情绪也就很难予以根除,从而使孩子完全失去学习兴趣。
家长在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感受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许多学生对学校课程没有兴趣,是由于他们的父母没有在学校的课程上指导和培养他们的兴趣。有的学生可能对一门课不感兴趣,例如算术或自然,不管老师讲解得怎样精彩,学生恰恰就对这门课程感到厌烦,这时,就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引导,最好耐下心来,帮助孩子培养兴趣,解决切实难题。如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利用家教这一环节,帮助孩子充实提高,如忽视这些方面,孩子的学习基础必然越来越薄弱,从而陷入更深的厌学及对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恶性循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