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 克服孩子的自卑性厌学情绪

原创|2016-08-08 16:13

对于自卑性厌学的孩子来说,他们自卑其他方面可能有许多特长,但就是学习不好。他们在特长中获得成就感,也就是说,非智力因素会对孩子厌学也会产生影响,这影响是好是坏就要靠父母好好权衡。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学习困难有哪些?建议家有厌学孩子的父母可以从孩子的特长方面入手,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性厌学情绪。

加强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克服孩子的自卑性厌学情绪

1.让孩子从非智力因素中获取自信,克服自卑性厌学情绪。

父母和老师要想方设法挖掘孩子身上的潜力,鼓励他发挥特长,在非智力因素中获得自信的体验,从而促进其学习的兴趣,克服厌学情绪。具体可查看父母需帮助厌学的孩子重拾自信,健全人格。

一个四年级的女孩成绩一直很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可是她对小制作之类却有着浓厚兴趣。父母和老师联系后,并没有一味要求她用功学习,而是针对她心灵手巧的特点,鼓励她参加学校里的科技兴趣小组,参加各种比赛。当年,她就获得市里某项比赛的三等奖。这极大地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学习也进步很快,一跃进入优等生行列。后来,她的小制作又在市里比赛中获奖,学习劲头就更大了。

2.数据表明:自卑性厌学情绪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

一个人的情绪和学习成绩很有关系。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一旦克服了厌学情绪,就会弥补智力不足的缺陷,使学习成绩上一个台阶。

一份对北京市通州区A、B、C三所初中的调查表明,A中学生,入学试成绩最低分是193分;B中学生的入学成绩最低分是180分;C中学生的入学成绩平均分(而不是最低分)是61.5分。有关部门在C中学进行试点教学,从两方面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他们在思维、品质训练方面克服厌学情绪。结果,3年过去后的中考中,C中的平均成绩位居全区第二名!

3.克服家庭环境对孩子自卑性厌学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个初中一年级学生,由于父亲有外遇,同学们都说他有“两个妈妈”,于是他不想上学了。父母经常在家里吵架,他只要一回到家,爸爸就叫他去爷爷家吃晚饭,妈妈则叫他去外婆家吃晚饭,他们则继续吵架。孩子哪里还有心思学习?老师多次找他谈心,他总是一言不发。老师找到父母,父母正在家里冷战,双方还没有决出“胜负”呢,便冷冷地对老师说:“这孩子没出息,随他去吧!”这名学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从内心产生深深的自卑感,上课也没心思,自然学不好,自卑性厌学也随之而来。孩子自卑产生厌学情绪,修正不正确的家教观念是关键。

延伸阅读:

为什么要重视和发展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孩子自卑性厌学 怎样让孩子从内心肯定自己

如何帮助孩子不断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一封遗书引发的反思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