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富也要苦孩子 过来人给家长七个建议

原创|2016-07-08 11:40

宁愿自己吃多少苦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苦,这是多少父母对待孩子生活的态度。可是,我们发现没有吃过苦的孩子,耐挫折的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相对于吃过苦的孩子差了很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再富也要苦孩子”。

一些父母产生了疑问:“苦孩子不是和让孩子快乐实现相矛盾吗?苦孩子,他们怎么还能够快乐呢?”

再富也要苦孩子 过来人给家长七个建议

其实,“苦孩子”的快乐比“富孩子”的快乐多得多。我们让孩子吃些苦,孩子反倒会快乐,这个“苦”与快乐并不矛盾。过去的孩子过年多高兴呀,有许多期盼:红头绳、新衣服、好吃的、看节目……现在过年。大家已经不知道该吃什么,孩子也不像从前那么盼望。新衣服、好吃的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得来太容易了,没有任何新鲜感了。物质生活的优越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自我满足。相反,那些过着普通生活甚至贫困的孩子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会十分满足。

建议一:慎给孩子零用钱。

在经济条件优越的西方家庭,父母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

再富也要苦孩子 过来人给家长七个建议

德国的家长给孩子零用钱的原则是:定期发给,数额多少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而定。孩子需预支时,家长会断然拒绝,其良苦用心是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而且,零用钱绝不作为奖励孩子的手段,让孩子知道努力学习完全是为了自己将来成为有用之材。

对孩子的零用钱,美国家长更为“苛刻”。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约有68%的受访青少年打工赚取零用钱。

美国富翁洛克菲勒是世界上一个拥有10亿美元的大富翁,但其子女的零用钱却少得“可怜”。他家账本扉页上印着孩子零用钱的规定:7-8岁每周0.5美元;11-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们记清每一笔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账目清楚、用途正当者,下周增发5美分;反之则减少。洛克菲勒认为“过多的财富会给自己的子孙带来灾难。”这句蕴含哲理的话值得中国父母深思。

建议二:优越的生活条件不能代替爱。

15岁的洋洋已经多次“离家出走”了。其实他走得并不远,有时就在附近的公园里溜达,或在网吧打游戏。他只是不太想回那个空荡荡的家。

再富也要苦孩子 过来人给家长七个建议

一年前,洋洋的父母花了十几万,将洋洋从浙江老家转到上海一家重点中学借读。因为忙着在全国各地做生意,无暇照顾孩子,洋洋的父母特地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子,请了保姆。节假日父母会拎着大包小包来看洋洋,询问他学习的情况。但洋洋跟他们的话却越来越少了。而父母觉得孩子越来越喜怒无常。

孩子渴望亲情,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在遇到人际交往、学习压力等问题时特别需要家长的关怀。但部分父母把亲情沟通与给予物质等同,认为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爱孩子。结果这样的“爱”,孩子不接受,父母也得不到所期望的回报。

建议三:做家务让孩子更快乐。

智择优教育心理专家孟老师说:“给孩子布置家务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习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和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

再富也要苦孩子 过来人给家长七个建议

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家务劳动。从小就干家务活儿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比不干家务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因为他们从小就懂得干好一件工作是多么有价值,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如果孩子学会了为家庭奉献,父母和孩子双方都会从中受益。当孩子能够分担家里的一些家务活儿时,父母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和孩子交流上。

建议四:防止过分的物质满足。

研究人员调查指出,家庭收入特别丰厚的孩子并不像通常想象的那么快乐。这种基于物质满足的快乐往往是暂时的,难以持久的,这样的孩子将对金钱无法正确认识,养成花钱无节制等坏习惯。

再富也要苦孩子 过来人给家长七个建议

建议五:做70分“懒家长”。

一个满分的家长,绝对不是一个成功的家长,他们的“爱”就像一把双刃剑,爱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再富也要苦孩子 过来人给家长七个建议

一个70分的家长,一定是个“懒”家长。实际上,“懒”妈妈比“勤”妈妈更加费心劳神,更加辛苦受累。让孩子自己做事,在许多情况下,不但不能省力,反而更加麻烦,因为孩子往往会“帮倒忙”。在实施懒妈妈计划前,要事先计划好:让孩子跟大人分床,夜里就要多起来给她盖被子;孩子自己吃饭,开始会撒得到处都是,就得多洗衣、擦桌、拖地;孩子洗澡“水漫金山”,妈妈就得效仿“大禹治水”……然而,孩子却在自已动手中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

建议六: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

给孩子东西太多,会使其产生“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这样的错觉,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结合事例告诉孩子:人生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画等号

再富也要苦孩子 过来人给家长七个建议

建议七:让孩子参加体验式夏令营。

如果孩子在过度保护中已经养成了不劳而获的坏习惯,花钱无节制,不懂得体谅父母,怎么办?我建议,家长可让孩子去参加体验式夏令营,在军事训练中锻炼身心,在野外生存中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在生活体验中体会生活的不易,他自然就会懂得体谅父母辛劳。

再富也要苦孩子 过来人给家长七个建议

智择优编者按:

暑假到了,很多家长又在为了孩子的假期生活安排伤透脑筋。上补习班孩子不乐意大吵大闹,报夏令营又学费太高,孩子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对于升学的孩子,家长更是操碎了心,又要担心孩子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成绩会下滑,还要担心孩子处理不好与新同学的人际关系。

再富也要苦孩子 过来人给家长七个建议

与其整天操心,不如给孩子报一个体验式课程,让他在陌生环境里学会主动适应,在生活体验中懂得感恩父母,在陌生人中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让孩子这个暑假过得快乐而有意义。

延伸阅读:

暑假安排那么满,实践体验别忘了

名校教师说孩子暑假安排 建议多点生活体验

如何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家长要走出四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