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新观点:怎样做一名持证上岗的合格家长?

原创|2017-03-27 10:46

怎样成为一名合格家长?做家长需要资质吗?近来,专家发表家庭教育新观点:家长需持证上岗!

近段时间,媒体一些相关家庭教育的信息颇耐人寻味:

广州某私立学校招生需家长出示本科文凭……

某市地方论坛对学校给家长布置作业展开讨论,评议如潮……

政协委员在两会上发声:建议国家制订《家长教育法》,家长需持证上岗……

就个案来说,我们稍作分析: 私立学校要求家长有本科文凭并没错。 这是学校自己的规则,旁人无权干涉。

有人以妨害教育公平相质疑。民办择校现象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不公平,一般经济背景家庭的孩子读不起这样的学校。

择校是有钱家长的权利。反过来,私立学校选择高素质的家长也是它的权利。

合格家长应具备的素质.jpg

学校给家长布置作业要求也孩子一起完成,无可厚非。孩子始终是自己的,花点时间陪伴他们,共同成长有益无害。学校这种举措也煞费苦心:强制家长参与亲子活动,改善亲子关系。至于立法与持证,有没有上升到这样的高度?符不符合中国国情?专家们去讨论,暂不做剖析。但家长需接受培训教育,成长为合格家长,都是近在眉婕的时代要求。为什么? 

一是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所决定。

父母是孩子的一任教师,一名合格的家长远比一个合格的教师重要。虎父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从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话就可看出父母素质对下一代的重要影响。现实生活中正反面的例子太多,无须佐证。 

二是当前家庭教育现状的需求。

新一代的年轻父母生活压力大,自身心智不成熟,甚至连起码的育儿常识也不懂。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看管的情况多。隔代教育的弊端无法避免。 孰不知,为人父母是人生最漫长的职业。没有哪一种职业的工作时限比父母长。社会职业的任何岗位需耍持证上岗!为人父母就不能为了自己的孩子去接受培训教育吗?

合格家长需要接受哪方面的教育? 

育儿常识。亲子教育常识。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常识。业务阶段教育理念。礼仪与交际。这些内容都是新一代家长迫在眉婕需要掌握的。 由谁来承担培训教育的职责?在立法尚处于讨论的阶段,各学校的家长学校应承担起这一职责,学生在入学时应强制对家长进行培训并考核。至于那些来不及学习,在孩子教育出了问题的家长,可求助智择优1对1在线的行为导师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