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催生学霸经济商业模式 学习笔记盈利丰厚

网络整理|2017-06-29 08:38

高考后“学霸经济”走俏:有学生20天收入过万

高考后,不少颇具经济头脑的学霸们做起了贩售知识的生意,将三年辛勤积累的知识输出”。

学习笔记成为高考商业模式.jpg

或卖起了笔记,或趁热打铁“自销”做家教。

这类“学霸经济”颇有市场,一本学霸笔记能卖上好几十元,而应届学霸家教的价格也比普通家教要高出不少。

华师附中学霸李同学:“我打算做到7月底,20天收入就有一万多了”。

网评:适度而行的“学霸经济”值得鼓励

人们对于“学霸经济”褒奖远多于贬低,其根源在于,“学霸经济”消费的是知识。

“状元经济”消费的则是状元的光环。状元光环虽然能带来一定的宣传效应。

但对于大多数围观者来说,不过昙花一现的惊艳,博人眼球罢了,对其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

但“学霸经济”展现的则是人们对于知识的追求与尊重,而非对虚名的追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

“学霸经济”让人们看到的是,一批学有所得的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与知识,进行初步“变现”的灵活。

也改变了人们对于学霸“书呆子”的刻板印象。

解读学霸身上的另类优点—有商业头脑,敢想敢做,富有创新精神与独立自主能力。

另外,学霸经济模式也极具良好的示范效应。

在许多准大学生们选择在漫长的假期中或旅游,打暑假工,或宅在家中等待开学。

而部分准大学生走上歧途等时,高考学霸们却另辟蹊径开启了学霸经济模式

整理学霸笔记在微店上进行贩卖,做家教等,挣取人生的一桶金。

尝试进行经济独立,而金钱之外这更是能力的锻炼——

在学习之外学会开网店,与各类人进行沟通,学会自我推销,打铁趁热地进行家教,巩固所学知识等。

这是一种另类的“充电”方式,展现的是当代准大学生们的风采。

对于如今社会高考状元的商业化、明星化的浮夸,无异于一股新风。

因此,学霸经济模式值得鼓励,但应把握好尺度,不能过度宣扬,使其成为一种特定的符号。

以至于功力色彩过重而失去其本来面目,制造新一轮的“浮夸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