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问题教育学校,戒网瘾学校,他们的行为有人监管吗?
历年来,青少年“戒网瘾”、“网络成瘾”“游戏成瘾”都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孩子网瘾怎么办几乎成了“家庭之痛”。由于父母对网络和游戏的认识缺乏,对青少年心理更是毫无研究,因而拥有庞大的市场,所以,形形色色的“训练营”、“特训学校”打着戒网瘾的旗号,采用各种营销推广的手段,宣传他们的教学模式与治疗网瘾的效果。但社会各界针对治网瘾乱象的追问和反思仍在继续。
网络为何可以如此严重到“瘾”的地步?
网上的世界既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又是现实世界扭曲的表现。现实中的事物,在网上容易被夸大,甚至会变为相反的东西,这就容易使青少年产生角色混乱。网络里充斥有关色情、暴力、赌博、迷信等不健康的东西,容易刺激青少年的感观,产生诱惑。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本来就缺乏判断力和识别力,加之缺乏道德自律,现实中的世界都容易使他们感到迷茫,更何况是没有坐标的虚拟网络世界,这无疑对他们健康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而10岁至17岁的中学生群体成为"网瘾重灾区"。网络这把"双刃剑"正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迷恋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在网吧、走向犯罪道路的现象屡屡发生。
网瘾达到何种程度需要“戒除”、“治疗”?一旦孩子对网络虚拟世界产生了依赖,沉溺于其中,导致自我封闭,与现实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像这种情况,必然会阻碍其建立正确的认知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当今社会中:
不再吸食毒品(毒瘾),你可以生存下去吗?可以,而且你可以活得更好!
不再抽烟(烟瘾),你可以生存下去吗?可以,而且你可以活得更好!
不再饮酒(酒瘾),你可以生存下去吗?可以,而且你可以活得更好!
不再赌博(赌瘾),你可以生存下去吗?可以,而且你可以活得更好!
不再使用网络(网瘾),你可以生存下去吗?恐怕不行,现在,无论是工作、学习和娱乐,谁还能不用网络?
那么问题来了,前面几项跟最后一项的区别在哪里?
是否可戒除不良嗜好。对!前面几项都可戒除的嗜好,但是最后一项,使用网络,是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必须,是无法断绝的,你可以禁止孩子上网,但是你可以不上吗?你孩子的朋友可以不上吗?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关于“网瘾”的解决方案,理论上将已经有网瘾的孩子隔离到第三方从心理干预上解决网瘾,同时在行为上、兴趣上进行注意力转移其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过真正能够做到学校其实不多,因为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去转移和心理干预必须认真做好很多工作才行,具体可查看《揭秘!戒网瘾学校的真实生活》。
而目前从事“戒除网瘾”事业的机构主要以特色教育培训学校、问题少年培训学校、青少年教育学校、青少年习惯教育学校、戒网学校等等名字为主;他们的教育对象往往不止“戒除网瘾”,他们常常还教育:夜不归宿、离家出走、吸烟酗酒、厌学逃课、亲情淡漠、意志薄弱、网恋早恋、厌学辍学等不良问题青少年。
纵观全国戒网瘾机构雨后春笋般冒出,它们林林总总的治疗方法让人难辨优劣。
他们的办学资质是否合规吗?
他们的教育方法有充分论证和问题调研吗?
他们的收费合理合法吗?
他们的从业人员有资质证明吗?
他们的行为有人监管吗?
那么又来了问题,各色“戒网瘾”机构,是否有“机构”监管?
这类私人学校的办学资质常常较为可疑,他们通常能够提供的资质就是由当地教育机构颁发的类型为“短期培训”的民办学校许可证。而执教的师资往往是对社会招聘,绝大多数从业者对青少年心理缺乏可验证的研究,也无从事该行业所需进行的特殊训练,家长如果在进行戒网瘾学校择校过程汇总出现差错,孩子可能就像《特训学校乱象丛生|选错全封闭式戒网瘾学校的孩子经历了什么?》的那位倾诉者一样,遭到二次伤害。
而每一个孩子的问题基本都是不同的,学校在众多学生中也许没有单独一对一的深入分析该如何制定独立的计划,如何从心理干预中突破孩子的“瘾”在哪里,如何从兴趣上进行转移?智择优教育专门为这个行业开发了智择优择校平台,免费为家长服务,家长提交求助申请,由我们在这类学校工作过数年的老师专家一个个分析孩子的情况,给出最优的方案,并根据情况选择一所适合孩子的学校推荐就学,在此基础上大大的保障了教育效果,而入驻到平台的学校都是经过智择优严格审核认定的学校才可以接受我们推送的学生,并可以保障效果,才能得到展现,甚至家长有不满的地方可以直接在平台评论,给予学校最直接的展示,学校致力孩子教育,才能真正做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