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拼妈已经OUT,拼娃正当时

原创|2015-07-22 08:52

7月19日,湖北武汉,“中国童学秀”举行。来自武汉、天津、大连、长沙、西安、昆明等60个城市的600名国学小达人在此展现风采,“中国学童秀”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教育分会和中国孔子基金会·儒风大家协办,比赛现场不少孩子和家长拼完服饰、国艺后拼体力,台下有的孩子时不时困的打呵欠,比赛完一轮的孩子干脆找个沙发倒头就睡。

从小把孩子培养成明星好吗?/

什么是国学教育?很多家长以为穿个汉服,梳个汉式发型就算国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的国学经典文化底蕴丰厚,蕴藏着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诵读经典,用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孩子,使他们变得聪慧、礼仪、仁爱、守信、博学……国学经典学习可以提升国民道德品质,培养孩子良好的修养和习惯,开发孩子的记忆潜能和智力等,一生受益无穷。

纵观这些小选手们,身着华服,化着大浓装,甚至有的头上顶着厚重的发饰,在父母的安排下四处奔波。这些孩子放假前拼成绩,好不容易放个暑假还得拼才艺拼体力,疲倦不堪,哪里还有一点这个年龄本该有的童真和快乐。看看这些孩子,除了上台时为了表演效果强装出来的笑脸,台下的孩子一个个面无表情,只剩赶场后的空洞。

未标题-1.jpg


未标题-2.jpg

现代社会不仅仅讲究“拼爹拼妈”,甚至已经演化成“拼孩”。谁家孩子成绩好,拿的奖状多,谁家孩子才艺好,表演获得荣誉多等等,各方各面都已经成为家长们彼此拼比的资本。更有甚者,从小把孩子当小明星培养,既能在电视上露脸出名,还能赚钱贴补家用。

未标题-3.jpg

随着《爸爸去哪儿》等明星亲子节目的热播,童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捧,不少家长不惜耗费精力、物力、财力,给孩子报昂贵的造星培训机构,目标就是将孩子培养成童星。更有一些父母,为了增加孩子的曝光率,在影视制片人选角时,特意花大价钱购买演出机会。

未标题-4.jpg

我们知道,成为明星之后就会变成公众人物,必须接受大众消费,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大众讨论的话题,正面的、负面的都有。这意味着,在生活中必须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而孩子稚嫩的肩膀如何承受得住这样的压力呢?大家都认识林妙可,这个有幸在北京奥运会上表演,让全世界都能看到的可爱女孩,现在却负面新闻不断,照片遭到网友的恶搞和嘲讽。尽管她在自己的微博里对大家的负面调侃发文抗议,那又如何?言论越堵越泛滥,她必须有更强大的心理能量才能扛得住。

而且过早成名,还容易让孩子太多自信,慢慢产生自我膨胀,变得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比较典型的有李天一,在出事前,他曾多次获得全国青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书法大赛奖项,还成为了最年少的海淀区书法协会会员。他的傲慢和堕落,除了星二代的光环、父母的溺爱,很大程度上也和过早成名有关。

很多希望把自己孩子培养成小童星的父母,他们都以为,自己是为孩子好。然而背后往往透露出这些父母亲在当下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强烈的不安全感。也许他们心中有很多梦未曾实现。也许他们渴望更多物质和成就感。当他们自己无法实现的时候,就把意愿捆绑到了孩子身上,逼迫孩子带着自己的梦想去飞。

这类父母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己实现自己心底尘封的梦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个孩子适合走的路都不一样。说不定相对于表演,孩子会更喜欢画画,或者别的什么呢?孩子的发展有着无限可能,而父母的一厢情愿却阻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父母的强制干预,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人生无法把控,充满了无力感,从而影响到自我价值观的建设。这些父母不是在规划孩子的未来,而是在透支孩子的未来,剥夺他们应有的快乐,逼着他们过早成熟。

如果孩子真有演艺天赋,真的特别喜欢表演,那还好一点。然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并不尊重孩子的想法,而提前给孩子设定了人生目标。他们的理由是,我吃的盐比他吃的饭多,我当然知道什么是对他最好的。然而,这样的想法对孩子的自我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 很多艺术培训机构的老师并没有幼师资格证,他们对小童星的培养,也并不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大多数只是严格执行成人的培训方式,强调动作的标准化。这对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是一种伤害。

孩子的成长必须遵循一定规律,拔苗助长只会让祖国的花朵过早枯萎,家长们千万不可因一时之利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这样太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