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恶作剧,愚弄了一个家庭
你的孩子爱恶作剧吗?有没有打着开玩笑的旗号,犯下错事?继3月7日安徽黄山市某中学发生高三女生被下春药的恶性事件后,4月1日愚人节,一个恶作剧,真的愚弄了一个家庭。
南京一13岁男童在喝下被同学添加了墨水的水后,被诊断为心肌损害,而且还存在引发其他脏器、神经等损伤的风险。
我们常说胸无点墨,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墨水真的可以吃。孩子大多是调皮的,这是常态,也许这不过是一个洋人节日里的恶作剧,是孩子之间的玩笑。可是玩笑也需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孩子的恶作剧除了是一时的灵机一动,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日常生活等渠道学习模仿过来的。
今天孩子恶作剧,你不进行引导,孩子会受到鼓舞,明天的恶作剧可能就酿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那么怎么正确处理孩子的恶作剧行为?
智择优孟老师有话说:
1、要从品德培养的高度来认识孩子的恶作剧行为。恶作剧行为往往是孩子无意间偶然的灵机一动,并不是其品德意识直接而真实的反映。但不重视它,任其发展,也将养成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是处理这类问题的立足点。
2、要积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恶作剧的后果,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识。恶作剧是一种非理智行为,其后果总是事与愿违。家长要向孩子讲明其危险,引导孩子认识这种行为不光对孩子自身有一定的危险,而且给他人也带来一定的损害,从而教育孩子从小树立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3、要认真分析恶作剧的动机,注意区别对待。孩子恶作剧的动机有所不同,有的是对家长未满足其要求的报复,有的是出于对事物的好奇,也有的是认识上的局限,等等。因此,不可一概而论,而要区别对待,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引导的要引导,该教育的要教育。
4、发现孩子恶作剧时要及时处理,抓住时机,趁热打铁;同时要讲究场合,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乐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