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考生心理健康八大特征

原创|2015-12-09 14:13

高考考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期待,自然地,高三党的心理健康也成了家长们最关心的事。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认为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八个方面:

一,智力正常。

能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头脑清醒,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回避也不空想,所谓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与想象力以及各种操作能力等。

第二,情绪反应适度。

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心胸开阔,对一切满怀希望,既不为琐事耿耿于怀,也不冲动莽撞,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悦的情绪感染人。

2016年高考

第三,意志品质健全。

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自控力,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断;从生活实践注意培养自己的果断与毅力,经得起挫折与磨难的考验。

第四,自我意识正确,有自知之明。

自信,自尊,自重,也不自卑,不傲视他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在前进的征途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第五,个性结构日趋完善。

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本质的和别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心理倾向性如兴趣、意志、人生观等,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等。现今的客观条件越是优越,人的个性结构的日益完善也就有了保证。目前教育系统正把青少年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为人的个性结构的日趋完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第六,良好的人际交往。

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友谊,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如对人的热情、坦诚、尊重、信任、宽容多于冷摸、忌妒、猜疑、计较,在新环境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他人打成一片。

第七,行为得体,生活态度积极。

珍惜一切学习与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恶作为个人行为的依据,既不盲从,也不受诱惑,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八,反应适度。

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和活动效率是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的。不冲动,不浮躁,也不敷衍塞责。

以上是心理健康表现的众多方面,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但青少年出于各自的年龄、生理、健康和生活条件、教育程度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而不可能要求每人都一样的成熟。

延伸阅读:

高考生如何预防神经衰弱

高三学生如何科学调适临考心理?

后进生 高考落榜生综合素质不高的7项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