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的注意力是考试成败的重要保证

原创|2015-12-29 10:11

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形象地把注意比做一扇“门”,认为凡是从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必须通过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预习、听课、作业、复习,都不可能没有注意的参加,在考试中更是这样。注意力是考试的重要保证。

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没有注意,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因而注意力对考试有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注意力有强弱之分。注意力强的学生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且不易受干扰而分心。注意力弱的学生,却极易受外界干扰,考场中一点小声音也能转移其注意力量,容易分心,甚至在紧张的考场上也会“走神儿”想别的事情。

在考试过程中,始终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一场考试的时间可能长达3小时之久。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是很困难的。要集中注意,不但要专心致志地把心思专注于答卷上,不受外界刺激(如考场中的声音、别的考生的行为举动、考场外的喧哗声等)的干扰,而且要积极思考,认真解答和检查试卷。因此,平时性情活泼、爱说笑、喜欢“多管闲事”的同学,在考场中应该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埋头考试,不要管别的事”。

当然,要求人们在二、三个小时里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那些神经类型属于弱型、容易疲劳的同学来说,就更难做到这点。因此,在长时间的考试中,可以在答卷过程中插入几次短暂休息。例如,每答半小时或更长时间之后,可闭目养神片刻,或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只需十几秒、几十秒即可),不想考试的事,或者远眺窗外,使注意力暂时离开考试卷。这些方法都可以使大脑得到休息,有利于进一步的思考。

延伸阅读:

考生在考场上分心的基本原因与克制

孩子自控力差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十招纠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