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扮演好担任高三考生坚实后盾的角色
家有高考生,不仅考生需要减压,考生的家长更需要率先稳定自己的情绪,扮演好担任考生后盾的角色。
通常到考前最后几周,“能不能考上”早已大势已定,所以对考生而言,最重要的是保待实力,尽量表现正常。至于考生的父母,则应努力让自己成为稳定的力量,帮助孩子熬过这最后几周,千万别期望孩子成为“黑马”,使不必要的压力击溃孩子的信心。
高考临近,天气热、压力大,孩子的精神状态变得浮躁不安,有些孩子变得爱睡、爱吃,有的整天关在房里,不准家人打扰。有些孩子乱发脾气,甚至要求家人不准看电视、不准出声音。
虽然有些专家认为应以“平常心”看待高考大事,不赞成给孩子太多“特权”,但在这个关键时刻,孩子的表现即使稍稍不合理,如发脾气、吐苦水……父母都应该拿出肚量,暂时多加配合,耐心听孩子发泄,不要太计较。一切的不合理,等考完再说。
考生即使再怎么有把握,还是希望家人能够抱着支持、鼓励的态度,不要吓考生“如果考不好,就会……”否则会影响“军心”,让考生临阵失常。
如果父母能对孩子说“没考上也没关系”,孩子反而更愿意全力以赴,报答父母的关爱和信任。同时,考生大多希望家人知道他们正在受苦,所以不希望自已是“孤军奋战”,全家人却欢乐如常。
父母对孩子的鼓励,有时候也会变成莫大的压力。所以千万不要说“胜利在望”、“没问题吧”之类的话,孩子才不会受到干扰。
如果父母想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不妨说:“我相信你会考出你的实力,万一考不好,你还是我们家的孩子,到时候我们再一起想办法!”不要在一旁走来走去,念来念去,形成干扰。
只要孩子尽力了,父母就不该“以成败论英雄”看待孩子的高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