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轻松度过高考前期复习阶段 家长应该怎么做?

原创|2016-01-20 14:29

高考前,父母最重要是与孩子“和平相处”,并给他们平静的空间做冲刺,喋喋不休与频频的施压只会造成孩子更重的心理负担。

“尽人事,听天命”的道理人人都懂,“不要给孩子压力”的话也人人会说,可是一旦自己变成考生的家长时,当年所有惨痛的考试经验与从书上读来的道理就会抛诸脑后了,若没有旁人的一再提醒与劝告,此时父母许多的“刻意”与“反射动作”,都会造成考生的压力感。

频频给压力的父母大有人在,嘴上喊“不给压力”的人也不少。不过,嘴上喊得愈凶,孩子愈害怕。

父母和孩子说说笑笑,聊哪天相当重要,但不必把各种安慰的话随时挂在嘴边,因为很多敏感的孩子对父母的“故意”反而觉得才是真正无形的压力。

父母倒不如把无济于事的紧张时间用于多看看亲子相处的书,同时为孩子准备均衡的营养食物。

2016年高考

致胜秘诀1:读书环境要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这个“器”也包括良好的学习环境。高考前几天,毕业班陆续停课,孩子与父母常为学习地点的选择而争吵不休。一般来说,如果班上学习风气盛,留在学校学习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同学之间会互相鞭策、彼此激励。

如果班上读书风气不盛的话,不妨邀集几个好学的好友去图书馆念书,这样不仅有优良的学习环境,同样也有同学之间的激励作用。有些学生会选择在家念书,当然前提是家里安静没有过多的干扰。如果几位好同学在家一起伴读,更不会东晃西晃,开冰箱、吃东西、看电视。

念书的“气氛”是最后紧要关头的致胜秘诀之一。所以,光线阴暗、空气不新鲜,容易使人觉得疲惫,或是容易躺卧休息、吃东西、聊天的地点都是不宜的环境。

致胜秘诀2:心情尽量放轻松

考生在冲刺期间如果满脑子只有书,那么念到最后说不定会弄巧成拙,“输”了一切,所以适时的玩乐不仅可放松心情,还可增加学习的效率。

看漫画、听音乐、打球、聊天、唱歌、看电视等,是多数考生放松心情的方法。不过,这些方法看似“闲适”,但却隐藏不少玄机,如果考生没有抓到放松心情的精神与诀窍,说不定只会沉溺在这些轻松、快乐的“休闲”中。

适当的运动也是学生培养体力、锻炼体魄的好方法。

“聊天”则是女孩子最常做的轻松休闲方法。

致胜秘诀3:保持最佳体能

虽说“临阵磨枪,不亮也光”,但如果牺性睡眠熬夜“磨枪”,学习效果不仅事倍功半,疲惫的眼睛与不良的坐姿更会有害身体的健康。

通常在考场上有收获的学生,睡眠时间一定和三餐一样“定时定量”。

每天最少睡足6小时,而且固定早上六七点起床,中午30分钟午觉,晚上12点半以前睡觉。

长期睡眠不足一定会导致头脑迟钝,读书的效率必会大打折扣。学生也表示,很多人熬夜读书只是为求“安心”,觉得“好像”念得很多,其实完全只是错觉。

属于夜间活动型的学生一定要在这段期间改变生活作息,否则一旦习惯夜间用功的话,到了高考考场上,就会开始昏昏欲睡。

致胜秘诀4:不可滥用补品

读书时,一定要注意坐姿与眼睛的保养。首先要选择一个柔软有靠背的椅子,臀部尽量往后靠,让臀部与椅背间没有空隙,并挺起背脊,使膝盖成90°自然弯曲,若疲累时可站起来走一走,伸懒腰,或做简单的保健操。

眼睛保养方面,灯光太强会刺眼,灯光不足则容易疲劳,60-100瓦的钨丝灯泡最佳,同时要摆放在书桌左前方以免产生阴影,书与眼睛的距离则为33公分最佳。此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会造成眼球疲劳进而产生假性近视的现象,所以看书30-60分钟后,一定要闭眼休息5-10分钟,并远观景物。

如果是戴眼镜的学生,一定要请眼科医生重新校正散光的角度、近视的度数并检查镜片的光心是否在视中心轴等,必要时重新配一副眼镜再上考场。

很多学生在此时把各种标榜补脑的药品与饮料放在书包里,以随时喝两口提神,医生强调,这些东西不是“救命丹”,服用多了只会伤身。

考生不必期待这些标榜提神醒脑的产品会产生“特异功能”,相反的,过度服用的结果只会伤身,在服用颗粒或流质营养补给品前一定要先看清楚剂益,以免因过量而使身体产生副作用。

有些考生竟天真地以为喝了鸡精就不需要注意均衡的饮食,因此父母亲在这期间要多注意考生的三餐问题,同时少让考生过度服用坊间所谓的营养补给品,因为天然的食品比加工后的产品营养多得多了。

如果服用含有A、D、E、K等脂溶性维他命较多时,最好选择在饭后服用,其吸收力较佳。

考生忌喝刺激性饮料如酒、茶、咖啡等,尤其空腹饮用这些饮料更容易伤身,甚至会导致胃痛不堪而无法念书。

延伸阅读:

考前正常作息 才能轻松应战

考试来临:越紧张越要睡得好

高考来临 如何防治考生“高考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