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历史的“五W-H”六大要素
1851年,美国资产阶级新闻理论家查理·戴纳提出著名的新闻要素“五W”,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这五大要素基本能反映新闻报道对象的概貌。后来,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洪业教授和周一良教授把新闻要素“五W”移植到历史学习方法上来,将其发展为“五W-H”六大要素,即加上了How(怎样评价)。他们认为只要抓住了这“五W-H”六大要素,就能抓住了历史。

他们这样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应该说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历史实际上就是“故事”,是过去发生的事,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因此,学习历史不能不下功夫去记忆必要的历史年代和地理方位。我们所学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离开了主角——人物,这历史也就无从谈起。这里所说的“人物”除了具体的个人外,还包括几种其他表现形式,以民族、阶级、阶层、集团等形式出现,如豪强地主、洋务派、玛雅人、行会等,也有以国家、王朝或组织机构名称等形式出现,如法兰克王国、西晋政权、总理衙门等,学习历史时,要引起注意。在历史人物的主导下,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是怎样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这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还要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加以揭示,回答“为什么”,才算达到我们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我们不妨运用“五W-H”来考察历史事物。这里以义和团运动为例:
18世纪90年代(When),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为挽救民族危亡(Why),中国(Where)农民阶级(Who)掀起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势力席卷华北,一度控制了京津,但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What)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决心(How)。
从上述示例可以看出,掌握“五W-H”六大要素,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方法。实际上,这“五W-H”是名词解释的六要素。由此可见,在你学习历史和解答历史问题时,这几个简单的英文单词将给你不小的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