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做好课后作业?
作业是自己思考,动手独立运用知识的过程。托尔斯泰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侯,才是真正的知识。”作业的目的,一是检查学习效果和对知识掌握及灵活运用的程度,二是培养思维能力。作业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会引起自己的积极思考,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得到了运用,思维得到了锻炼。如果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匆匆忙忙地翻教材,查公式,抄答案,甚至抄袭别人的作业,那就失去了做作业的意义了。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这对以后参加考试是大有益处的。
1.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
正确、迅速地分析出已知条件、未知条件,题目中的限制因素,考虑好解题思路,设计好解题步骤,争取做到不想好不动笔,不要试探着做题。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善于化繁为简,化大为小,找出特点,各个击破,找到题目中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注意回忆过去解题所用过的思路和方法,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2.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
把解题的思路表达出来,是动脑和动手的过程,要求做到“准确”、“规范”、“迅速”。
准确:解题运算要力求“一遍对”。
规范:按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规整,行直边齐;条理清楚,简明易看。不少考生就是因为平时不注意养成整洁的书写习惯,考试时急急忙忙,更是胡写乱画,结果造成卷面失分或给评卷教师造成不良印象而导致评分偏低。
迅速:这里主要是指要训练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目前考试的试题量越来越大,很多考生往往是因为“做不完”而白白地丢分;如果是因为写得太慢而影响速度,未免太遗憾了。
3.注意训练解题速度
前面已经谈到答题速度的重要性,所以必须注意在平时作业时训练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培养敏捷的思维反应能力。做作业时,可有意给自己规定时间,把平时作业当做考试来对待,计算时间,这是提高解题速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当然,平时作业是新知识的应用或练习,你可能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解决的办法不是延长时间,而是应当有所准备,事先认真复习审题,觉得有把握了再动手做题。
4.独立思考
做作业是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一遇到困难就去问别人,养成依赖思想,这会大大影响你的进步。通过钻研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巩固和掌握学过的概念、定律和公式,
锻炼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印象深,记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