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关键在于理解

原创|2016-01-07 14:39

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记忆法。理解记忆也称意义记忆,是同机械记忆相对而说的,其特点是思维参与记忆。思维参与记忆活动,不仅记得快、记得牢,而且回忆迅速、准确。因为经思维重新组织的记忆,对知识理解清楚,体会深刻。心得、体会深切,储存就牢固。如通过思考写成的段落大意、读书笔记,整理的图表,推导过的公式,解答过的难题等,都不易忘记。而不爱动脑筋,一知半解就最容易忘记。理解记忆是以理解材料内容为前提的,这种理解不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该材料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理解记忆对需要抽象思维的材料是十分必要的。如哲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材料,要想记住其中的原理、公式等,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解。心理学实验证明,理解记忆同机械记忆的效果相差很远.在一次实验中,受试者机械记忆36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55次;而识记同样数量的有意义联系的词,只需重复6次,用机械识记法记住的无意义音节经过小时有一半被遗忘,而用意义识记法记住的词经过3个月才遗忘一半。因此,在识记材料时,只要它是有意义的,就应该提出“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层次,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要从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记。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虽不排除机械记忆,但理解记忆的比重在明显增大。如正确理解太阳,月亮和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才能弄懂地球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时区的划分等,并牢固地记住这些知识。即使是要死记的英语单词和词组,也可以分析出规律,在理解规律的基础上记忆,效果会好得多。

延伸阅读:

提升记忆力:坚持做记忆体操

记得好 记得牢 记忆规律离不了

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兴趣 让孩子学的更轻松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