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又渴望 离家出走的少年究竟在寻觅什么?

网络整理|2017-06-01 10:21

2017年2月23日,在留下一封信后,16岁的大连女孩李鑫离家出走。

直到18天后,父亲李国连才在3000多公里外的广州找到她。

李国连称最大的遗憾就是与女儿沟通太少。

父母离婚离家出走孩子有自杀心理.png

“就是现在地上掉下的一块金子,我都不会捡的,我要我的女儿。”他说,这是一次“教训”。

李鑫的故事似乎结束了。然而在现实世界的一个隐秘空间里,许多离家出走的少年像她一样在寻找出口——

他们用离家的方式反叛父母或家人,意欲切断和原生家庭的联系;

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度渴望一个温暖的家。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流浪儿童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中国有流浪儿童约100万名,其中一半以上是离家出走者。

在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看来。

离家出走的少年是“青春期的一个现象”,应该“在家庭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让孩子觉得你(指父母)是关注他的,或者说有时候在于他愿意跟你聊天,这是最重要的。 ”

从家庭走向街头,青少年们被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中。

2017年3月23日,美国《赫芬顿邮报》援引美国国家贫困儿童和无家可归者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报告称:

超过40%的无家可归的青少年与抑郁症斗争,比同龄人高出12个百分点(29%);

无家可归的青少年更频繁地考虑自杀,比住在家里的青少年多出三倍的自杀行为(20%到6%);

几乎四分之一的无家可归的青少年被迫与他们约会的人发生不必要的性行为。

显然,这不仅是一个个离家出走的少年的故事,它揭示了出走背后的不安、焦虑和危机。

“去别的地方生活”

13岁时,因为“家人管太严”,青海少年秦杰一次想离家出走。

这个念头冒出来以后,一直盘旋在脑中,像雪球越滚越大。没多久,他执行了这个想法。

初一下学期,他找到两个比自己高一年级的校友,提议一同出走去别的地方生活,另外两个人“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他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周一。

他们在学校碰头后扔下书包就走出了学校,出去后一件事情就是“商量去哪,怎么去。”

最后得到一个“可笑的结论”,他们决定徒步去一百多公里远的一个地方,直到后来被父亲找回家。

许多离家出走的人觉得,自己是被家庭抛弃的那一个。2008年夏天的一个下午,秦杰的父母离婚了。

那天,秦杰没有去法庭。他在家穿着棉衣玩电脑,一边玩一边冒冷汗,冷得直发抖。

父母因财产纠纷闹到了法庭,“当然,财产当中不包括我。”

晚上父亲回到家,告诉他母亲要走了所有的财产,“留给我爸的,只有我。”

他在电视剧里看过父母因为孩子的抚养权争执不下,“但我妈却很随便,很容易把我留给了我爸爸。”他想不通。

在大街上游荡,秦杰常会遇到和他一样离家的人,他称为“同道中人”。

像一种惯性的牵引,他离家出走过很多次。有时出走一个星期,有时一个月,有时一年。

父亲找,他躲。但多半都会找到,把他带回家后,不打不骂,苦口婆心的劝说。可他就是不肯回学校。

直到2012年他参加完高考,报名的前几天和家人吵了一架,又再度离家出走,就没再回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