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学习前行中的内驱力

原创|2015-12-24 11:10

学习是一个十分艰苦又十分漫长的脑力劳动过程,学习成绩的较量就是学生意志的较量。只有那些能持之以恒、意志力坚强的学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也才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打败竞争对手,不断攀上新的高峰。

学习习惯

纠正坏习惯:学习不能坚持到底,仅凭一时热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坏习惯。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这是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巴斯德在回答青年朋友们提问时说的一句话。他的话包含着一个真理:要成就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一种百折不挠和坚持到底的精神。

有的学生临考前三天,突击复习,又是写,又是算,又是记,又是背,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考过之后,成绩公布,这样同学的分数远远赶不上复习时不慌不忙,临考前饮食起居还照常的同学。

细一分析,前者学法是一曝十寒,平时不努力,临考才着急,当然见效慢。后者重在平时做事认真,持之以恒。这样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功到自然成,临考不突击也有好成绩。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呢?

1.克服诱惑

为什么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为什么学习时总安不下心来?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学习兴趣不浓厚,意志薄弱,没有毅力,缺乏排除外界干扰和诱惑的能力。如同干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甚至巨大的牺牲一样,学习也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有时还要克服电视节目、小说、足球、扑克牌等的诱惑。所以对于那些成绩较差、对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同学,还需要继续磨炼意志和毅力。从做对一道题,听好一节课开始,锲而不舍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一旦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和乐趣,便能够不断增强你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不过千万要记住,要有克服诱惑、吃苦的心理准备。

2.贵在坚持

一位有名的作家回忆:他小时候读古文、学英语未尝中断,3年后,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使他终身难以忘怀,可是在学习俄语方面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先后4次参加突击学习俄语,每次约半年。由于种种原因,竟中断了4次,每次都是在未达到能自修的程度前中断的,因此每次继续学习都得从头开始。因为基础不巩固,荒废数月,便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如今,他在俄语方面的知识还是停留在最初的起跑线上。在学习时间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浪费呢?

这位作家学习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这样一条学习规律,不仅学习沙外语,学习任何一种科学文化知识都应像烧开水那样,不断加热,力争一次烧开。不然,即使你学若干次,也难以产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质变,而时间将会无情地惩罚你,使你由一个青年变成满脸皱纹的小老头。

读书是一个十分艰苦而又漫长的脑力劳动过程,缺乏持之以恒或者坚忍不拔的毅力,是难以取得学业上的成就的。只有当一个人具备了持之以恒、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时,他的学业才会取得长久的进步。

好成绩指南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学会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能迫使自己排除干扰坚决执行决定。有的同学为了按时完成作业,任凭有人说说笑笑,仍能旁若无人地集中精力学习,表现出高度的自制力。所以,大家应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持之以恒,才能使学习坚持到底。

延伸阅读:

学会扬长避短 最大化发挥学习优势

坚持创造性学习 才能把书读好读“活”

坚持晨读 有效利用一天的黄金记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