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六个建议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上课老师提问,学生吞吞吐吐,无法组织语言,这是典型的口头表达能力欠缺的表现,孩子口头表达能力不足的原因和建议可查看《孩子口头表达能力差的3种原因和4种有效提高方法》。目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低的现象很常见,在锻炼孩子口头表达能力上,老师比家长的责任更大。老师应该怎样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
1.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老师的学识、交际能力、普通话水平、课堂组织能力与方式、提问的方式与态度等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全新教学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特别是动口,即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成为每个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为人师表者必须给学生做出学习、模仿的榜样,帮助学生主动、清晰、规范、准确、严密地表达,才能使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不仅是老师,家长在锻炼孩子口头表达能力上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方法可查看相关《如何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2.老师要有耐心
一次不行,下次再来,下次不行,再来一次。有些孩子口头表达能力不好主要是没有掌握一定的表达方式,不知道如何完整地将观念和思想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老师要耐心地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表达方式。如句子要说完整,一般包括主、谓、宾,事件要讲清楚,一般应包括人物、时间、地点、经过,表达要生动、有趣,还需要掌握一定表达技巧等等。孩子在掌握了有关口头表达的有效方式后,也就慢慢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一般来说,同一学生被教师多次提问后,他就会觉得老师对自己很重视,在感激的心理促使下,就会去关注学习,争取下次在老师面前露一手,以实现自我肯定。当然,老师在课堂或课外应为学生提供较多的锻炼的机会,如多提问、多和学生谈话交流、多组织讨论或辩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