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
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我就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数学课本,没有故事情节,吸引力小,可读性差。
如果只是一般地要求阅读,必然会出现“读不进去”,“看不出(什么东西)来”的现象。
因此阅读课本一定要有要求,有指导。
开始可由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抓住课本中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怎样理解数学概念,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批划。
咬文嚼字,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
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
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
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
做题时,首先应让学生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
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的能力。
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
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
教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能创造条件并能激发学生思考。
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
四、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
在作业中要让学生书写整洁,格式规范,算草稿要象正式答案一样,做到草稿不草,竖式排列有序;
指导学生学会验算,养成解题时必有验算的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主要靠课堂教学的指导和训练。
家庭作业题要认真设计,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解题的要求要高。
由于题量少,学生不感到负担,就乐于开动脑筋认真完成。
这样安排作业,学生负担轻,积极性高,不仅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
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
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培养,还需要学生有意志。
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只有要求具体,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习惯的培养才会取得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