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面对孩子的错误 家长的建议比批评更有效
作为父母,常常在看到孩子犯了错误时、尤其是他们在调皮捣蛋时,往往大发雷霆,动辄打骂,殊不知,这样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对孩子犯的错误本身没有任何正面作用。面对孩子犯错,家长怎样做才是更有效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案例。
爸爸走到他自己的工具间,看见工具扔得到处都是,旁边放着儿子杰克的一个玩具,但杰克并不在工具间里。爸爸怒气冲冲地走到房间时,见杰克正在玩他的电子游戏,于是爸爸一把将他抓了出来,把他领到工具间,说:“这些是什么?我己经告诉你多少次,要把工具放回原处。”
杰克害怕极了,现在他才想起来,他刚才在工具间想修好他的玩具车。可这时候,妈妈叫他接电话。杰克和朋友聊了半天,放下电话以后,他忘了正在修理的玩具车,走进屋子里继续玩游戏机了。
他怎么向爸爸解释呢?看着爸爸怒气冲冲的样子,他感到非常沮丧。的确,这种事已经发生了很多次了。“我又让爸爸生气了,我想我是做不好任何事情的。我为什么总是这样没记性呢?”他心里责怪着自己,情绪落到极点。
现在让我们看一看,如果杰克的爸爸用另一种方法处理这件事情,结果会怎么样呢?
爸爸到工具间看到洒了一地的工具后,走回房间,发现杰克在玩游戏机。爸爸抑制住自己的不快,非常平静地对儿子说:“杰克,你和我一起到工具间去一下,好吗?”等他们到了工具间,杰克看到了工具间乱糟糟的情景,爸爸说:“看来,你是想修你的玩具车,对不对?”
“是的,我是想修我的玩具车。”
杰充非常窘迫地说:“但是妈妈叫我去接电话,后来我就把这件事忘了,再说,我折腾了半天,也没有把这个玩具车修好。”“那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下你的玩具车出了什么毛病?”
爸爸和杰克一起修好了玩具车。爸爸对杰克说:“下次你应该记住把工具放好,好吗?”爸爸既指出了杰克的错误,对他提出更正建议,又没有损伤杰克的自尊心,杰克就不会对犯错误产生恐惧感,使孩子有勇气犯错误,也有勇气承认错误,更有勇气改正错误,在心里也不会产生挫折感,而且也让孩子知道,犯错误不影响父母对他们的爱。
当孩子犯错误时,同样重要的是要把事情本身和孩子分开。不要对孩子说“这次你把事情搞砸了,你怎么搞的?你都忘了应该怎么做了吗?”这种说法显得很没有水平,价值也因此降低。把事实弄清楚是一个过程,一个从学习到最终成功的过程。
父母要教育孩子有勇气面对错误,改正错误,并且从错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而不因犯了错误而使自信心受到损伤,甚至受到摧毁。
对孩子提出切实改正的建议是父母最明智的选择。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并指责,事情的结果往往很难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