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标准学习成绩占83% 暑假变新学期是好是坏?
现在的孩子问题越来越多,于是家长便把孩子的种种问题的根源追溯到学校,认为是学校没有管好,老师没有教好。不可否认地说,现在的教育体制是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家庭教育的误区是最主要的问题。
有的家长可能不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如果孩子是一棵树,那么树冠则是孩子的智能系统,是所有有形能力的集结,如数学、语文、英语等,这一部分毫无疑问是学校负责教给孩子的。而树干是上帝给他的,只要你按正常人的规律给他吃东西,他就会生长。树根则是他的生命之本,是他的素质系统,包括自信心、动手能力、感恩、抗挫能力等等。而这一切99%是需要父母给的,是需要父母给予足够的爱、信任、鼓励、表扬、平等才能成长的,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能抱着“成绩至上”的想法,而忽视了孩子需要先成人,后成才。
现在,很多家长普遍认为“成绩至上”,对孩子其他方面却关注不足。上海市某学校进行的调查显示,55%的家长最关心学习成绩,占37%,而对学生行为习惯、个性特长、身心素质、交往能力等关注少之又少。83%的家长认为“好孩子”的首选标准是“学习好”。
如果一根树发生了问题,是树冠、树干还是树根发生了问题呢?如果一个充满自信,有着坚定意志、极强的进取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孩子只是学习不好,会不听话吗?
学习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和性格,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因素。
又是一年暑假,很多家长害怕孩子放假,甚至希望学校不要放假。前几天,一篇“中学幼儿园齐补课遭吐槽”的文章在家长中引起了激烈讨论,有不少家长认为自己工作忙,学校安排补课反而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也让孩子在假期加强学习,没什么不好。假期,对孩子来说成了无休止的补习班和“囚禁”,对家长来说,是操心、担心和苦心的结合体,早已失去了假期对孩子应有的意义。
从“如何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家长需走出四大误区”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假期安排存在着多重误区,想要走出误区,还孩子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暑假,还需勤思、反思、深思。
如果有家长看完以上这两篇文章回来,仍对孩子的暑假安排感到烦恼头痛,小编建议,我们不妨回想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我们也曾经有假期,我们的假期是如何过来的?干农活,做家务,帮父母分担,去体验生活……
经常听到身边的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真不如我们当年听话懂事……”,小编相信,当家长回想起自己学生时代的假期安排,一定会大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