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做起
教育的一个目标,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就是意味着要培养孩子的自信,使他们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他内心所想到的是“我肯定能行”。孩子的自信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来培养,但我们家长有时却忽视了这一点。
有两个这样的故事,一个男孩兴高采烈地冲回家告诉妈妈:“好消息,好消息,老师今天终于表扬我了!”你猜这位母亲说什么:“我不要听,我根本就不要听!也不撤泡尿照照自己,一受表扬就会翘尾巴的东西!”小男孩的欢乐顿时烟消云散……
另一位内向文静、成绩平平、做什么事都显得特别谨慎的女孩,向心理咨询老师倾诉了自己的困惑:从入学以来,父母从来不去过问她的成绩,就连随意的询问或关心都少得可怜。她觉得自己像一根可有可无的小草,已经完全被遗忘。为此她常常感到自卑,认为自己糟糕至极而郁郁寡欢,甚至产生了无尽的迷茫与痛苦,继而开始厌学。
自信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当一个人相信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能够成功的时候,即使遇到困难,在自信心驱使下,往往可以激发他们内心的全部潜能.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然而,我们的家长却不会培养孩子的自信。案例一中的那个孩子,母亲内心可能也不是不高兴,孩子受到表扬,意味着孩子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母亲生怕孩子骄傲,因此,时机不当地给孩子泼了一盆凉水,使孩子内心刚刚建立一点的自信消失得无影无踪。
实际上,母亲如果借机夸奖几句,再暗不孩子不要骄傲,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母亲本身出于好意,但方法不当,让孩子的自信心再也难以建立。案例二中,由于父母对女儿的长期“漠视”,既不说好,也不说坏,孩子得不到家长的肯定,于是认为自己在家里似乎可有可无,心理自然十分孤僻。这种缺乏自信的心态带到学校,孩子做什么事都显得特别谨慎,生怕被人否定。
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本来可能有十分的干劲,也只剩下五六分,甚至更少了。长此以往,很难振作起来,会成为一个被自卑感笼罩着的人。不但会延迟进步,甚至可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那将是很可怕的,
缺乏自信,无非是外因和内因互相作用的结果。从外因说,可能是受到的贬抑性评价太多,缺少成功的机会,处境不良,例如案例一的小孩;从内因说,可能是自尊心受损,自信心下降,又缺乏自我调控的能力,例如案例二中的女孩。孩子们在家长面前受到太多的批评、指责、讽剌、挖苦,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影响自信,受到家长的漠视,同样会缺乏自信。而这种自信心的缺乏,又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难以获得成功,导致家长们对他们进一步否定,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
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一心理动力。家长必须学会赏识孩子,必须学会培养孩子的自信。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没有自信就缺乏动力,人的内心深处就是渴望得到他人肯定,从而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要知道,孩子一旦在父母赏识下建立起足够的自信,他们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翻阅下一页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