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请不要给孩子造一个“羽翼”

原创|2017-10-02 18:33

喜欢包办孩子的事是中国父母的传统与特点。这种包办的心态体现在:孩子迈出的一步就是由父母牵着;所有的上坡下坎都是父母背着;孩子长大外出读书,父母用心系着、用情裹着等等。这样的“羽翼”剥夺了孩子自我发展、自我锻炼的机会.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就难免被风折断,这朵“温室中柔弱的花朵”就被水淹没了。

父母如何关爱孩子.gif

但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说。“包办”就是对孩于的爱。他们无条件地给予,从而忽视了这种给予对被给予者有何负面影响,在这种过度保护的“羽翼”下.父母不遗余力地将孩子的日常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生怕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会吃苦、受罪。但孩子最终要走上社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最好的保镖是自己”,家长的过度保护使孩子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一走上社会就会相形见绌。

关于“羽翼’的故事,这里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案例。小童所在小区的大门口就是幼儿园,小童妈妈每天去买菜,都要路过幼儿园,所以小小童每天上学放学.都由妈妈“包办”。

每天早上一出门,小童妈就背着小童的书包,左手拿肴水壶,右手牵着小童,送他去上学。到了下午放学时间。小童妈早早地就等候在幼儿园门口,替小童背着书包,提着水壶。而小童呢?则在前面跑,小童妈就在后面追,一边追一边喊着“慢点,慢点好吗?”“宝贝,等下摔倒了怎么办”可小童呢?还是一个劲地继续往前冲。

是不是小童就没有能力做好这些事呢?其实不是,这是家长出于过分的关心,怕孩子的小肩膀承受不了书包的重量,所以替孩子包办了,是家长剥夺了孩子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

我们该怎么办?

那么这个“羽翼”要怎么样才能消失呢?其实只要父母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一、家长的关爱要掌握尺度,,要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生活技能的训练。

第二、无论孩子做什么事,父母只铭要在旁引导,而不需要太亲力亲为,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独立去面对学习和一切事情。

第三、父母应多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决策,让孩子成为生活的“主人翁”,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让孩子在自立自主、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的力量,并由此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

还有一个小秘诀,就是合理运用对比法激起孩子的热情。

比如,让孩子比较:“自己迅速做完事情的感觉,与妈妈替你做事情后唠唠叨叨哪个心里舒服?”同时您可以鼓励孩子,并对他提高要求:“今

我们要比昨天快一些好不好?”您会发现,孩子的积极性被您调动起来了,做事情越来越有热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