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两位妈妈的谈话令人深思!

原创|2015-12-21 15:46

公共汽车上,两位母亲在谈孩子。

甲:气死我了!我们家孩子整个一个没心没肺、记吃不记打,上礼拜刚写完检查,挨了两下子,昨天又得一个不及格。

乙:多少分啊?

甲:85。

乙:他们学校规定多少分算及格?

甲:90。

乙:够宽的,我们方方他们学校95分才算及格。

甲:是得严点,现在有几个孩子刻苦学习呀!真没办法。他爸爸说,就得让他老写检查,不提高认识,行动怎么跟得上来!

乙:才三年级,会写检查吗?

甲:不会的字写拼音。写得好着呢。明天我拿一份你看看。“……我胸无大志……我是无志之人常立志……辜负了父母和老师的殷切期……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搞精神文明……做跨世纪的新一代。”一套一套的。有一回正儿巴经地问我“撂爪就忘”怎么写,我又好气又好笑,说:“甭写了,告诉你你也是撂爪就忘!”你说可怎么好,有个孩子操多大心呀!我活得真累。检查写了一堆了,还是不长记性。

乙:检查里边都是你们俩平常训他的话吧?

甲:没错,他都背下来了。你说这可怎么管呀?

乙:我们正面引导,孩子考不好,就给他讲故事。

甲:什么故事。

乙:刻苦学习的故事呗!牛顿的、爱因斯坦的、高玉宝的、赖宁的,只要是刻苦学习的故事,逮什么讲什么。

甲:管事吗?

乙:管什么事。前天刚得一个89分,挨留了,好晚才回家,我在校门口等了一个钟头,还不敢进去,进去连你一齐训!

甲:我还以为你的办法灵呢,灵我也跟你学学。

乙:他爸爸满脸严肃地给他讲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讲完了问他有什么感想,你猜我们家孩子说什么?你绝对猜不着!他说:“那多疼啊!”给他爸爸气得……

这两位妈妈我给她们的诊断是,前一位得了“盲目批评”症,后一位得了“盲目说教’症,而她们共同的病症是“唯分是问”症。她们生活在孩子的世界之外,却非常主观地在“塑造”孩子。前一位是用不停的强制性自我批评打击孩子的自尊,后一位是用一大堆光辉榜样给孩子施加压力,她们都不像是孩子的朋友。她们不明白,孩子考了低分,并不等于犯了错误。这时需要的.不是批评或教训,而是具体的帮助。拿过卷子来,和孩子一起分析错在哪里,下次怎样避免类似错误,这就足够了。空对空地说一些孩子大道理,反而给造成孩子许多痛苦,增加了厌学情绪,家长却以为是在促使孩子好好学习呢!

延伸阅读:

什么是真正的语言教育?

对孩子说话 多从教育角度出发

一个初二男孩的奇怪的梦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