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自卑其实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但请别忽略这两点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并非什么坏的情感,也不是什么变态的征兆,相反它是每个人追求更大的价值和完美的人生过程中必然要出现 的心理反应。在他看来,人再生活中时时刻刻可能产生自卑感,比如先天的生理缺陷,小环境中的地位,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都可能使人产生不完美,不得志的灰色情绪,而且这种情绪还会因为自己与周围人的比较或者同伴的同情揶揄而加剧。由此可见,自卑是一种正常的情感。
探究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的表现与产生的原因:
乡下的孩子在城里读书时常体验到的是自卑感,残疾儿童在正常人面前体验到的也是自卑感。
懒惰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消极躲避外界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当,学习态度懒散,又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反复多次的挫折和失败后,虽经一定的努力仍未能达到既定的目标,从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渐渐丧失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当受到同学的讥讽、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后,就会越发感到自卑且随之产生恐惧、忧郁、嫉妒和逆反等等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障碍,甚至发展到厌学、逃学、弃学。
个别老师对有些学生持有偏见,采取挖苦、讽刺、指责、告状、惩罚或者变相体罚等不正确手段,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使学生进一步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学生认为反正不行了,便放弃努力,成为与世无争、无进取心的人。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不好,又怕别人嘲笑、讽刺,产生逆反心理,上课乱闹、干扰其他同学学习,破罐子破摔。有的学生虽经努力总比不上别人,遍产生嫉妒心理,常搞一些“恶作剧”,以此来发泄内心的不满。
一项非重点中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发现中学的学生情绪失调严重,这些学生有的过于偏激,有的过于冷漠,有的过于压抑、孤僻。情绪的失调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严重者升甚至已到了无法继续完成学业,必须进行心理治疗的地步。
非重点中学的学生心理状况极为复杂。首先是年龄上的原因,他们具有和多数中学生一样的心理倾向,如意识到自己已渐渐长大,渴望像成人那样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尊重,他们强烈要求自立,自卑,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并开始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并努力适应。但是,因身份、经历不同,他们同时有着比重点中学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普遍有着强烈的自卑感,而这种自卑的外在表现优势形形色色的,他们或是整天吃喝玩乐,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或是麻木不仁,对任何事物都漠不关心;或是拼命掩饰自身缺点,过分夸大自身优点;或是整日妄想,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或 是时时怨天尤人,叹世态炎凉、恨生不逢时。还有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个矮、相貌平平、家庭困难等都可导致学生产生自卑情绪。如果让其日积月累,变成一种难于逾越的心理障碍,那么就会给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总之,正如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这个意义上说,自卑也可能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但是持久的、过分的自卑感则容易造成心理疾患。
自卑不是错,关键是怎样对待:有的由于自卑的打击,在忧郁的泥潭 中越陷越深而无力自拔,结果沉沦于心灰意冷的“自卑情绪”。还有的由于自卑的刺激.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为了迅速改变良卑的状况,往往孤注一掷,变得极端自私,形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狂热的“优越情绪”。此种人格类型与前一种的极度自卑完全相反,由于缺乏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且妨碍损害他人,注定将走向失败。还有的则是正视自卑存在不退缩,不蛮干,尽力克服努力超越。应当清楚人与人之间有冲突,但更有合作,需要兼顾他人的利益。
社会心理学家总结出这样的规律: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无所作为,他就很难改变自己的处境;而如果他信心百倍、工作勤勉,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特长.就不会向困难低头。
自信的孩子说:“既然别人能做,我就能做.”自卑的孩子却说:“我永远也做不成”。社会心理学家如何看待个体差异呢?专家认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差异,是自卑者对外界给予自己行为的批评极为敏感。他可能表面上对批评无动于衷,但却被深深地刺伤了。如果有人对他说:“这事你做的太差了.”他马上就会下定决心:“我以后再也不做这事了。”而若有人说:“你应该把这事做得更好。”他也会很敏感,从而灰心丧气,对世 上的一切都变得漠不关心。
如果自卑的孩子某件事做得很出色,却没得到任何人的赞扬,他就感 觉很难过。还会暗暗发誓:“我再也不做了。”这类孩子认为,他做功课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自信的孩子不会这般沮丧,也不在心理上封闭自己,无须撤谎或卑躬屈膝,不必怕挨批评。(进入下一页查看关于孩子心理自卑的转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