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方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比父母说10000句唠叨都管用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唠唠叨叨把孩子说个没玩没了,然而这样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反而更加导致了孩子叛逆、厌学等等。智择优教育孟老师说:“想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不是靠父母的一两句话或者是唠唠叨叨说出来的。最简单的捷径,就是要让孩子去尝试、去体会,从实践中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责任。”
为此,,父母可以提供给孩子“当家做主”的机会。孩子们在家庭中都喜欢“当官”,喜欢充当大人的角色——有的孩子在出门时还喜欢当妈妈的“贴身保镖”,带妈妈过马路、帮妈妈拎东西;有的孩子则希望当一名“掌柜的”,在与维修工等人的交流中幸握主动权……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让他过一把家长瘾?比如,平时都是父母安排孩子的衣食住行,但在周末这一天,我们可以允许他“支配”家长一天。让他安排一下家庭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平时,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做晚饭、搞家庭卫生等,这些,都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好办法。
家庭是孩子的一所学校,父母则是他们的一任老师,对于孩子责任心的教育父母责无旁贷。有责任心才能够担负起家庭的责任、社会的重任,从而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从小就让孩子通过“当家“来体验肩负的责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而在让孩子“当家做主”的过程中,以下几点则是更为重要的。
(1)合理分工,让孩子明白他是家庭的一员
想要给予孩子“当家做主”的权利,父母首先就要让孩子明白他也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要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否则,他只会感到这是父母安排的任务罢了,不仅不会欣然接受反而还会产生排斥情绪。
实际上,孩子的责任感很多时候都是在家庭生活中慢慢形成的。为此,父母要把孩子看作平等的家庭成员,在集体活动的时候把一些简单的家务作为任务分配给他们,渐渐的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他作为家庭成员
身份的认同,和对家庭责任心的养成。
(2)重大问题的定夺,不要将孩子排除在外
父母不要以为,只有小事孩子才有决策权。其实,事情越大,孩子越应有权利表达内心。例如要为孩子聘请家教或保姆,这就相当于为家庭引入新的家庭成员,而且这两者与孩子的关系密切,如果聘用期较长,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的影响也较大。
所以,如果父母有聘请家教的想法时,一定要提前告知孩子,使孩子心理上有所准备,并在一定程度上征求孩子的意见。甚至,父母还可以让孩子自行选择,然后在一旁为孩子把把关。
倘若父母总是擅自做决定,在孩子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聘来保姆或家庭教师,孩子反而会无所适从,曲解了父母的一番好愈。更严重的是孩子会感到自己并不受尊重,自己只不过是父母的“宠物”罢了。既然如此,他又怎么会产生对家庭的责任感!
(3)让孩子做一回“财政部长”
很多家长由于太过疼爱孩子,结果使孩子对金钱没有概念,要什么给什么,应有尽有地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要求。这样不利于孩子的金钱观的养成,也不利于孩子责任感的培养。
父母可以在某一时间段,比如一个月或者一周甚至是一天的时间让孩子做一下“财政部长”,支配一下家庭的经济,让他负责一家人的衣食住行,
安排一家人的娱乐、劳动等等,让孩子体验一下家长的责任。
与此同时,父母还可以将自己每个月的总收入是多少,必须存多少,以每个月最多支出多少等情况告诉孩子。使得孩子懂得家庭的正常收支情况,从而不把父母当成自动提款机。只有这样,他才会明白金钱的使用是需要规划的,进而可以主动限制自己的行为,提高责任感。
父母要培养孩子成为合格的男子汉。就要让孩子担负起责任来。责任心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催化剂孩子只有从小懂得为家庭负资,为自己负贵,长大后才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如此,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有责任感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