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自己 理智配合老师

原创|2015-11-23 10:11

2015年的高考已经告一段落,2016年高考逐渐临近。有人认为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成绩已趋于定型,难以再发生变化。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从往年经验看,经过最后阶段的冲刺,总有一部分同学的成绩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有的是比以前有了提高,当然也有的下降了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下面几点的重视程度不同,现提出供大家参考:

复习方法

一、要和老师配合

高三老师都是很有经验的:他们对高考试题往往有很深的研究,了解题目题型的变化,了解出题人的意图,从而也就能有针对性的讲课、设计练习。他们还能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传授系统的方法,所以老师很重要。但每年都有一些学生自以为是,不按老师的路子走,其结果往往是抓了芝麻、掉了西瓜。

二、要认识自己

经过几次模拟考试,每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应该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实力。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有助于填报志愿,二是能确保期望值不会太高。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整体实力,即总分数大致会有多少,一个比较好的学生估计误差一般不会超过10分。其次要清楚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即哪门课好,哪门课相对差一些。对于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补差往往比保优更重要。道理很简单——差科更容易提高。具体补差的方法最好是每天辟出一个专门的时间,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有所提高。

三、要合理安排时间

时间的安排有几个原则:①上课要认真听;②不要占用课间;③要照顾到优科和差科的比例;④要确保休息和睡眠。一般来说,最好是按段分好分给各科,要注意,每一段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大脑疲劳。

四、要重视课本

有的同学不喜欢看课本,只喜欢做难题。其实,课本里面是有很多东西的,特别是外语和化学。因为这两门的知识都比较琐碎,要找把这些知识联系在一块的东西,当然就是课本。每天早上要读一些外语课文。通过句子把一些用法记住,而不能单纯记用法。做过的模拟题中的文章也可以拿来读。

五、适当做些模拟题

特别是到了最后阶段,做模拟题尤其重要。这主要是让手熟一些、训练一些高考的“感觉”。有的同学只“看”题,不动手做,结果高考时发现手生得很,当然成绩不可能理想。另外做一些质量比较高的模拟题能锻炼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为高考中的题目绝对是没有见过的,如果平时只是做那些“熟而又熟”的题目的话,高考中面对新情况就会一筹莫展。建议同学们建立“错题档案”,可专门用一个笔记本,每隔一段时间可拿出来再做一篇,如果还错的话,就要特别引起注意了。

延伸阅读:

考前科学用脑 提高复习效率

2016届高三党如何度过考前的最后时刻?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