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考场上分心的基本原因与克制

原创|2015-12-29 10:09

分心是与专心注意相反的心理现象。所谓分心,是指一个人的某些有关的心理活动在必要的时间内,未能充分地指向和集中于当时应当指向的事物,甚至离开了该事物的心理状态。

在分心的情况下,考生的有关心理活动是处于动摇、松驰、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的,如在噪杂的环境中或疲劳的状况下,考生会表现出浮动和松懈的情况,这样是难以取得好的考试效果的,有时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错误。所以必须注意分心的防止与克制。

1.容易引起分心的原因

在考试中引起分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足以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各种干扰性刺激,如嘈杂的环境、突然的响声、熟悉的音乐、监考教师频繁的走动或俯视观看答题等等。

考生对于干扰性刺激所持的不冷静的态度,是促成分心的重要原因。本来,有些干扰性的事物并不一定能够引起人严重的分心,但有些考生受到这种刺激作用时,却会立即发火。其原因是由于潜藏于大脑皮质下的“情绪蕴蓄”,在干扰刺激的诱发下发生了暴乱,导致“庸人自扰”地产生严重持久的分心。

②身体内部的病理刺激,如感冒、头痛、胃痛、瘙痒以及过度疲劳等。

③对考试缺乏足够的信心,答题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导致消极悄绪产生而引起分心等。

2.防止与充制分心的方法

防止与克制分心的方法有:

①克制分心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加强自我的意志作用。考生要养成善于抵制干扰性刺激的能力,平时要注意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一般的随意注意都是和一定的意志努力密切地联系着的。一个意志坚强的考生,在任何不顺利的情况下,都可能强制自己有关的心理活动充分地指向、集中于所应指向的事物。只有意志薄弱的人才会把各种足以引起分心的干扰性刺激,当做阻碍考试的无可奈何的外力;才会在一受到干扰性刺激时,就立刻怨天尤人。

②努力提高自已对于考试答卷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是克制分心的最基本的原理。如果考生对于考试缺乏自觉的目的和充分的信心,那么他在考试中就既不可能感到浓厚的兴趣,也不可能表现坚强的意志,因而也就必然容易发生分心。

③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境,恶劣的情绪是取得考试成功的大敌。集中考试,往往是许多学校的考生共聚一个考场,相互之间由于缺乏了解而容易产生冲突,对此,考生一定要以最大的克制注意防止各种冲突的发生,避免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良情绪,而影响关系命运前途的考试。

④考场要设置在雅静的地方,尽量消除和避免各种干扰性刺激,保持肃静;临考前,考生一定要注意熟悉考场,防止新异刺激引起分心。

⑤临考前要格外注意保持身体健康,积极预防疾病。

延伸阅读:

考生的注意力是考试成败的重要保证

孩子情绪变化影响学习注意力怎么办?四招轻松解决!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3个方法2个注意帮忙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