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准确的记忆呢?

原创|2015-12-29 10:08

既然记忆是一切智慧的根源,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础,当然也是应试成功的基本条件,甚至可以说是影响应试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考场是一种特殊的环境,一般不准携带任何带有知识性的东西,不但客观性试题较多地依赖考生的知识储备,就是主观性试题也离不开对知识的积累,头脑中缺乏必要的概念、原理、法则、公式,那就难以解答任何问题。可以说,考试基本是测量和评价被试的知识储备和对知识储备的驾驭能力。因此,可以说考生的记忆能力是影响考试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二者有着非常高的正相关关系。

人们对记忆效果的要求有三个,一是多、二是牢、三是活。记忆的最佳品质不在于多和牢而在于其活,即具有选择性。当今世界的知识浩如烟海,记完所有的知识甚至是某一领域的知识都是不可能的。同时人脑若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信息所充塞,就如同一个未加整理的书库,在需要的时候就会无处可查,没法提取,实际上是无用的。现在丰富的储存是为了以后的应用,对信息不加选择的生吞活剥,不但会增加人脑的负担,而且会扼杀创造的灵感。

强调记忆的选择性,并不是说可以不记或少记。能够借鉴前人的经验为己所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没有知识的积累,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人类的智力就无从发展。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准确的记忆呢?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是考生注意的:

1.要有明确的记忆的目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演员合演一出戏,戏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名监狱“看守”给“犯人”看一封信,然后“犯人”边看信边吟唱出一曲凄楚哀婉的唱词。在历次演出中,犯人的扮演者所念的信都是全文写出的。有一次,看守的扮演者有意要给对方开个玩笑,把一张白纸交给了他,犯人的扮演者由于从来没想到要背诵信文,一看便傻了眼。于是他灵机一动,说“光线太暗,请代读”,把信还给了“看守”,“看守”一下子不知所措,也读不出信文,急中生智,忙说道:“是呀,光线确实太暗了,我得拿眼镜去”,便托辞下台,拿来了原文,戴上眼镜,才保证了演出的顺利过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记忆必须有强烈的识记动机和明确的识记目的。没有“记住”的心理要求,当然难以记住。识记的目的不明确,也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这是因为,记忆同观察一样,同样反映学习任务的要求,学习任务的要求不同,其记忆的方向、程度和保持的时间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2.要认真选择记忆内容

记什么不记什么,是人们经常遇到而又最感棘手的一个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知识如潮水汹涌而来,出现了以几何级数增长的趋势,终于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伟大的信息时代。有人作过这样的估计,全世界每年发表的化学论文,如果让一个精通45种外语,并且通晓化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人来读,就是每周工作40个小时,也需要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何况,随着新“知识爆炸”的同时,旧知识的陈旧率或失效率也在自然增大。资料表明,五十年代每隔五年的知识陈旧率为25%,六十年代为33%,七十年代为40%,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高达50%。这就是说,每隔五年,便有一半的知识会自动失效。可见,一个人即使真正记住了包罗万象的许多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对的陈旧性。知识多记不完,记完了没有用,是当今人类在记忆方面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因此,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储存而是检索,而检索的关键在于组织,即到哪里去寻求信息和怎样去获得信息。”为此,他提出了教学和学习中的“知识结构论”思想。认为:学习和掌握知识,就要知道这些知识的基本结构,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懂得学习过程的规律。

记忆内容的选择也应贯彻符合知识结构的原则。这种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记忆内容应主要围绕着自己现在和将来所从事专业或职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去选择,这称之为专业结构。专业结构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三部分。其中,专业知识当然是记忆的主要内容,但如果没有支撑它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不但专业知识难以学好,而且难以建立坚实的理论大厦。二是应当注重概念、原理、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的记忆,我们称之为学科结构。在符合专业结构的前提下选择学科结构的内容,就是我们关于记忆内容选择的基本思想。之所以如此,不但是因为基础知识具有较大的稳定性,难以摇摆和陈旧,也不是因为一人知识水平的高低主要看他所掌握的概念体系,而是因为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以一定的概念、原理、法则、公式为基础的,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它在实践中的迁移作用就越大。对于中学生来说,主要的任务是基础知识的记忆。

3.要恰当组织记忆材料

当识记某种材料时,必须善于抓住它的纲领,如同写文章时应事先勾列出它的骨架。对需要记忆的材料,如果数量较大或比较繁杂时,在识记之前必须有一个重新组织的过程,良好的组织原则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提纲擎领,使零乱的材料系统化。

在中学生所学课程中,历史和地理两门学科是材料最为浩繁而且最依赖记忆的知识,许多考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如果我们从纲领而不是从史料出发进行系统化分析,就会发现,不但各史料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辨,而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非常好记。以中国历史为例:从哲学上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把人类社会分成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五个历史时期;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人民反抗和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把历史分成夏、商、周、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若干朝代;在每个朝代都发生有一些具有广泛影响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都有其年代、起因、过程、结果、影响以及事件所牵扯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立场、观点等。如果我们还愿意再分,完全可以分析到每一个教材的章节,甚至可以发现教材的重点点以及它们在编排和论述上的缺陷。显然,进行这种提纲擎领式的系统化分析是非常有利于记忆的。

二是化整为零,使较长的材料单位化。为了克服由于识记材料过多或过长而发生的抑制现象,我们可以采取部分识记和整体识记相结合的识记方法。所谓部分识记法,即化整为零的方法。它通常是将较长的识记材分解为若干部分,一段一段分别识记,整体识记法即化零为整的方法,它通常是指将分段背诵完毕的材料联系起来,从前至后再予以强化的过程。不采取部分识记法会影响识记的效率,而只采取部分识记法又会割裂材料使它难以系统,所以两种方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应当做到交替使用。

4.要加强对记忆材料的理解

所谓理解,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心理过程。根据是否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识记又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两种。意义识记,指学习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如果学习者只是根据材料的表现形式,采取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识记,我们就称之为机械识记。采取何种识记方法,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看材料本身有否意义;二是看学习者是否理解了它的意义。如果材料本身是有意义的,而学习者又理解了它的意义,可以采取意义识记。如果材料本身是无意义的,无须理解,就只能采取机械识记。如历史年代、山脉高度、河流长度以及数学上的某些数据等,一般只能采取机械重复的方法。

理解材料的过程就是发现联系、建立联系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认识识记材料代表着什么事物,说明了什么问题,和自己的哪些旧经验相联系,即新旧材料在旧经验中占有什么位置,是它的引申和发展,还是旧经验的改造。

二是揭示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接触一个材料,首先应当弄清它的基本精神是什么,也就是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有哪些论据,以及它的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总之,可以概括为弄清它说明了什么,它是怎样说明的。

三是尽量建立广泛的联系,联系越广泛,理解就越深刻。联系的多寡不但决定理解的程度,而且也决定以后回忆的速度。有些材料本身联系较少,可以赋予一些人为的联系。如识记辛亥革命的年代1911年,可以联想到它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年代1921年恰巧早10年,这就有助于记忆。如果把“十月革命”的年代1917年、“五四”运动的年代1919年和我党成立的年代1921年联系起来看,不但有助于记住这些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而且有助于理解事物的发生背景和根源。

延伸阅读:

提升记忆力:坚持做记忆体操

应试技巧:如何在脑海中快速再现知识点?

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