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霸谈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套用这5个模型就可以触类旁通

网络整理|2017-06-20 09:01

首先要认识到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

先说说物理学习跟数学学习相同的地方吧。

备战高考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jpg

一,数学物理都重视逻辑推理,所以高中物理解题时头脑一定要保持清醒,要重视逻辑的正确性。

第二,物理和数学一样也有物理的思想和方法,其形成过程跟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几乎差不多。

所以上文说及如何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体系同样适用于物理学习,也就是说,物理学习也要注意做题目之后的思考和总结整理。

再说说物理与数学学习不大一样的地方,希望大家注意。

我个人认为物理比数学简单,比起数学庞大的知识体系,我们在高中接触到的物理知识是相当有限的。

说到底,就是力学,热学,电学,光学以及原子物理这五大部分。

只要掌握了这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的特有规律和出题方向,很容易掌握的。

核心还是力学问题。力学可以说是高中物理解题的关键所在。这就是我说物理比数学简单的道理。

我认为数学的提高或许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而物理呢,只要在一到两个月之内。

按照以力学为绝对重点,强迫自己掌握和运用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再把这些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其他部分解题中去(当然,其他部分的基本知识也必须认真理解掌握)。

这样的话,我想一两个月下来,你会发现你的高中物理解题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

物理相对数学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也可说是物理比数学简单主要是因为物理有现成的模型可以套用。

掌握了这些模型,很大程度上就掌握了最容易也是最经常考的题型以及被认为最难的考点。

而且,在我个人看来,学习掌握这些模型的过程中。

如果能够认真领会模型代表的物理过程,很大程度上会带来触类旁通的效果。

这些模型大致有:

1.学部分的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模型

2.学部分的物体受力及运动模型

3.静电场部分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力及运动模型

4.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模型

5.热学中的气体改变气体状态模型

这几个模型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高考经常考,而且如果把这几个模型彻底弄明白,可以培养我们分析物理过程的能力。

而“物理过程”的分析正是数学物理区别于数学的重要方面。

大家都可以想想看,物理其实就是一个研究物体状态的变化的过程,而数学则不是。

所以,我认为,所谓物理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就在于对物理过程的理解和把握。

能够一步一步的分析出物理状态的改变,绝对就是物理分析水平提高的必要前提。

说了一些我对物理学习的一些看法,最后还是要强调物理是重视过程的学科。

所以学习的时候也是要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退一万步说,即使大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

但是只要分析对了几个物理过程中的一个,就会有相应的分数的。

所以,物理过程绝对是物理学习的核心,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把握住。

当然,上面我说的那些模型都可以说成是物理过程的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